热火朝天的区块链技术商业应用迈出坚实一步,传统银行业对接前沿新科技,会迸发怎样的火花?邮储银行日前携IBM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该系统于2016年10月上线,已在真实业务环境中顺利执行了上百笔交易,这是中国银行业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首次成功实践。
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说,区块链技术能够低成本地解决金融活动中的信任难题,具有推动金融业深刻变革的潜力。
区块链应用提升效率 解决信任难题
据了解,典型的托管业务流程往往涉及多方参与,包括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以及投资顾问在内的多个不同金融机构,然而由于单笔交易金额大,参与方多,各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而交易方以往大多依托于电话、传真以及邮件等方式反复进行信用校验,费时费力。
邮储银行推出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约60%-80%。在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看来,区块链技术能够低成本地解决金融活动中的信任难题。
多个银行人士表达了类似观点。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微众银行对区块链领域涉足较深入。该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区块链的应用一般是利用了区块链难以篡改、高信任的特性,同时,在清算结算领域也有尝试。”
目前,已有不少银行积极布局区块链,工行已将此技术列入了公司十三五信息科技发展规划,民生银行也已搭建了区块链服务云平台,且已正式加入了R3区块链联盟。
另据了解,浙商银行也已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平台,银联亦在开发第三方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凭证系统。
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首次将区块链列入国家信息化规划,并将其定为战略性前沿技术。
区块链非万能 存贷业务需求不旺盛
不过,上证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体系的应用重点在于提升效率,同时解决金融活动中的信任难题,不过传统金融核心业务由于有着业务惯性和经济成本的选择,短期内还难以选择区块链技术。
虽然区块链设计理念相当完美,但目前并不具有普适性。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牛新庄说,从技术角度看,其交易性能、存储容量、计算资源消耗、安全性等方面都无法直接匹配目前各类业务需求。
谈及区块链的颠覆性,牛新庄说,这主要体现在它对业务系统的改造往往都是底层平台级的,特别是和金融系统底层架构的融合,这是一项巨大复杂的工程,相当于核心系统再开发,其耗费人力物力成本和项目风险都相当高,所以目前市场上除了比较稳定的比特币体系,其他区块链项目绝大部分均属于概念验证阶段,尚无大规模应用。
一家农商行网银项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银行核心信息系统是分布式架构,采用了云计算技术,对于目前的客户需求而言比区块链技术更有优势。
“不仅如此,政策和业务特点也决定了并非所有的业务可以尝试使用区块链。”一家互联网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一般银行存、贷等各项业务无论交易频率还是交易属性,目前都不适合采用区块链。
目前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有一个强中心机构,比如交易所和银行等,客户对于银行本身就是信任的,区块链技术的使用会提升银行信用,但不一定经济。
“因此,传统存贷业务目前对于区块链的需求并不是很旺盛。”曾任职于中金所的onchain公司负责人李俊说。
因此,目前对包括银行在内的机构而言,更倾向于提升业务水平。从目前银行采用区块链的技术案例看,多半是在传统金融不能很好提供服务的领域,比如票据领域,该领域假票问题始终困扰着市场,并且手续繁琐。
“因此,银联和浙商银行推出区块链票据业务恰是看中了行业痛点。”上述互联网银行相关负责人强调,但是随着票交所这种强信任中心机构的创设,区块链票据市场仍需接受挑战。
另外,牛新庄认为,监管方同样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尽早介入,同步制定相关法规,同时将技术规则纳入监管体系,以确保整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未来银行在风控领域采用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行业重点的发展方向。李俊说,目前银行一般是通过核心企业来获取产业企业信息,缺少闭环信息验证,如果整个行业数据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将形成交叉验证的态势,企业交易、货物、仓库、物流信息都可以共享,将极大改善银行生态。
转自:中国证券网
网址:http://www.cnstock.com/v_industry/sid_rdjj/201701/4003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