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别忘了!中国也是看多原油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_第一黄金网

核心摘要:近几个月来,中国经济的放缓和不确定的需求令石油市场面临下行风险。2016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触及三年新低,仅仅增长了2.5%,明显低于2015年的3.1%和2014年的3.8%。路透指出,如果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可能会拖累油价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近几个月来,中国经济的放缓和不确定的需求令石油市场面临下行风险。2016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触及三年新低,仅仅增长了2.5%,明显低于2015年的3.1%和2014年的3.8%。路透指出,如果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可能会拖累油价并严重影响原油市场的再平衡进程。

尽管经济有所放缓,但中国仍然是看多原油市场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过去两年中国国有石油公司 - 中石油、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均削减了石油和天然气上游开支,2015年削减幅度高达40%,2016年为28%。虽然很少有人认为中国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但实际上中国的原油产量位居第五。

原油" alt="原油" width="550" height="341" border="0" vspace="0" />

原油

原油产量的下滑

2014年石油价格暴跌迫使三家国有石油公司削减支出,并退出一些成本较高的领域。带来的后果也很明显:2016年中国石油(601857,股吧)产量下降了7%,比上年减少了48万桶。

中国国有企业正试图阻止国内原油产量的下滑。他们宣布将大幅增加资本开支。例如,中石油今年将增加15%的支出至228亿美元。然而,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此举并不能阻止产量的下滑,其预计中国2017年的产量将继续减少20万桶/天。

事实上,大部分的支出增加将用于天然气生产,而不是原油。例如,中国石化增加的大部分资本支出将投入到页岩气项目二期工程、天津LNG进口项目以及国内天然气储存设施等项目。

石油分析师花了很多时间讨论美国页岩产业的情况。尽管近几年的市场低迷导致大约页岩油产量下降了100万桶/天,但中国70万桶左右的潜在产量损失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中国是左右原油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对于油价的上涨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源于供给,也源于需求。

近几个月来,中国经济的放缓和不确定的需求令石油市场面临下行风险。2016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触及三年新低,仅仅增长了2.5%,明显低于2015年的3.1%和2014年的3.8%。路透指出,如果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可能会拖累油价并严重影响原油市场的再平衡进程。

此外,由于急于填补战略石油储备,过去两年来,中国石油进口异常高涨。分析人士担心,随着许多仓储设施扩张的完成,中国的石油进口可能会下降。

但今年以来,中国石油需求正快速增长。中国GDP在一季度有所回升,二季度继续加速,GDP增速达到6.9%,超出市场预期。

根据普氏数据,2017年前两个月的需求同比飙升5.3%,3月份的数据更加惊人。中国石油进口量更是创下921万桶/天的历史记录。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高速增长并不会持续下去。IEA预计中国今年的原油需求增速为40万桶/天,同比增长3.3%。

总而言之,结构性的因素使得中国成为石油市场的重要看涨力量。生产在下降,但需求却在上升,由此产生的缺口只能通过增加进口来弥补。

在2016年和2017年期间,中国原油产量将减少68万桶/天,消费量将突破80万桶/天,释放出的需求达到了140万桶/天,这对原油市场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近年来中国在原油市场中的角色被认为有所淡化,而印度则被视为新的风向标。但实际上中国还没有让出一哥的位置。

" 今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分析_双重利空袭来 多头期盼EIA救赎-链接


">

先思考4小时大阴之后十字星停顿之后震荡回落收阴概率较大,所以早盘125...

2017年04月10日 14:32
">

周三(4月5日),素有小非农之称的ADP就业报告显示,美国3月ADP就...

2017年04月07日 09:56
">原油

进入原油市场,首先应当自信。许多投资者原油时,买进后上升一段时间,便...

2017年03月20日 20:40
">

截至3月3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1160万桶至5.296亿桶,连续9周增加...

2017年03月08日 09:56
">

此次API原油库存数据创6周以来最大增幅。这让油价数据公布后短线下跌...

2016年12月29日 10:47
">

原油投资市场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场所,不同投资水平的人在这里互相博弈。投...

2016年12月02日 17:59
(责任编辑:顺水的鱼MT4外汇EA)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孔明理财:4.21黄金受美国打压上涨被限制_顺水外汇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