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黄金网1月11日讯 全球货币宽松政策自2006年以来已持续了十年时间,“负利率”则是2016年全球金融格局的一大显著特征。由于货币宽松政策边际效应越来越小,为了刺激经济,遏制通缩,推动本币贬值,自2014年开始,全球各国央行开启了几轮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政策的实施也进一步压低了全球整体利率水平。
全球七大央行政策展望:宽松政策走到尽头" alt="2017年全球七大央行政策展望:宽松政策走到尽头" width="670" vspace="0" height="400" border="0"/>
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货币政策正变得趋于保守。美联储在12月份实现了十年以来的第二次加息,将利率水平调升至0.5%-0.75%;日本央行也推出了以收益率曲线控制为核心的新货币政策框架,变相削减了长期国债的购买规模;欧洲央行虽宣布延长QE政策,但每月购债规模则削减200亿欧元。
目前,中央银行采取负利率国家的GDP占全球GDP的23.1%,其中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覆盖地区的GDP占比达21%。全球负收益率国债规模达到13万亿美元,而2014年年中几乎还没有负收益率债券。7月11日,长期债券收益率在这一天触及市场普遍认为的数十年低点。随后,全球国债收益率近乎持续上扬,负利率债券规模则持续萎缩。到11月底,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缩减至9.3万亿美元。
负利率政策长期供给廉价资金将极大地增加资产泡沫和投机风险,进一步推升债务压力。今年全球流动性达到了高峰、全球化进展空前、差异最大化,通缩程度也达到最高。现在,随着“抵押品资产”的稀缺,以及美元资产总供给的减少导致长债流动性急剧下降,未来全球真实利率快速上升将成为必然。
2017年全球主要央行货币宽松政策或走到了尽头!新兴经济体在美联储加息的情况下,为防止资本外流和汇率过度贬值,也难以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一些国家甚至将转而被动加息。因此,美联储12月加息或将成为全球流动性极度宽松的一个阶段性拐点,虽然不至于导致全球货币政策全面收紧,但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持续放松的局面将迎来转变。
美联储:加息三次或是黄粱一梦在特朗普获得美国总统大选之后,市场已经提高了对2017年与2018年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目前较为乐观的预测是,到2018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会回升至2%左右,这意味着即使不算2016年12月份的加息,在今后两年还将有累计6次左右、每次25个基点的加息。因此,美联储发出加息三次的信号,与这种乐观的预测是大致吻合的。
如果经济数据表现强劲,美联储最早可能会在3月份进行今年的首次加息。然而,美联储官员们的期望和现实是非常明显的两回事。2015年12月,美联储点阵图预计2016年将加息四次,最终只加息一次。市场则认为,美联储三次加息仍是很难兑现的。
2017年美国经济表现仍会有些许起伏,尽管美联储继续加息路径不变,但加息的节奏却很难乐观。2017年美国经济展现出来的将是复苏,而不是超级繁荣。美国核心通货膨胀难以快速走高。复苏带动的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意味着长期利率上升幅度大于短期利率,这有助于实现美联储控制通胀、降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双重考虑。
美联储2017年可能加息一次至两次,远低于预期。事实上,美元上涨不仅令金融市场焦虑,美国经济同样焦虑。美联储总是盯住美元汇率,因为汇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美元升值过于强势,美联储必然会选择暂停加息。而强势美元对其他经济体带来的冲击,产生的金融和经济动荡,也将会令美联储不得不做出让步。
欧洲央行:资产购买计划难改变欧洲央行2016年12月份决定延长其债券购买计划。欧洲央行决策者选择将其资产购买计划、也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延长九个月,至2017年底,同时在3月份之后将月度债券购买规模下调至600亿欧元(合630亿美元),此前为800亿欧元。
12月决策会议后,德拉吉在新闻发布会上否认将缩减QE,欧洲央行在“必要情况下”仍有可能再次扩大购债计划。德拉吉这一表态是欧洲央行对未来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缺乏“底气”的表现。在多轮货币宽松政策之后,欧元区通胀目标并未实现。最新的通货膨胀率仅为0.6%,远低于欧洲央行控制通胀的中期目标。这也令市场认为若无法将通胀改善趋势维持下去,欧洲央行则会再度面临宽松压力。
不过,鉴于欧洲部分银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降息看起来可能性更低,这意味着欧洲央行的决策者可能会按兵不动。欧洲高级官员也表示欧洲央行计划等到2017年下半年再认真讨论是否进一步采取刺激行动,也就是等到德国选举之后。
然而,全球利率的上升可能会让高负债却又没能整饬预算的国家再度承压。在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扩大且结构性改革停滞的情况下,这种紧张态势可能扩散到整个欧元区。正如德拉吉所言,全球利率上升和爆炸性的政治事件可能会让欧元区的根本性弱点暴露无遗。届时央行料不得不再次宽松以刺激经济增长。如果央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那么优先选项就是把每月购债规模升回当前的800亿欧元。若形势再度有变,购债规模也可能上调。
英国央行:加息和降息的概率一样大英国央行在2017年年初预计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与此同时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将继续产生影响。
2016年6月的公投中英国脱欧派意外获胜,这促使行长卡尼领导的英国央行将主要利率降至纪录新低0.25%,并推出了其他一系列举措来支持经济,但预期中的经济滑坡并未成为现实,随后英国央行取消降息计划。12月英国央行官员以货币立场为中性的表述为2016年收官,这意味着他们认为下一步加息和降息的概率一样大。
如果不是因为英国退欧谈判带来的不确定性,英国央行可能会追随美联储升息。未来一年英国央行需要在通胀加速与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可能干扰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平衡。2017年英国经济下行风险仍可能不会清晰显现,路透援引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称,如果不是因为脱欧谈判造成的不确定性,英国央行很可能会追随美联储加息的步伐。而鉴于存在的脱欧隐患,2017年英国央行不可能采取负利率政策,上调利率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日本央行:或有出乎意料的动作日本央行在2016年9月宣布实施新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框架,同时对新型QQE政策进行“全面评估”。日本经济景况自9月至今已发生了很多变化,近期的一系列积极经济数据表明日本经济逐步复苏,因此日本央行近期的政策立场也发生变化。日本央行最新决议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并上调对经济的评估后,市场愈发认为日本央行未来政策方向可能为升息而非降息。当日本政府实施越来越大的财政刺激,日本央行将被迫把目标转向日本国债收益率。
现在来看,推出更多宽松措施目前完全不在日本央行的考虑范围内。只有特朗普让投资者十分失望,推动日圆大涨,日本央行才会推出新的宽松措施。若日圆贬值速度超出预期,这将促使日本央行比预期时间更早收紧政策,以抑制日圆跌势。因为,如果日圆十分疲软,可能会像2015年那样演变为社会问题,会大幅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而薪资增幅并不大。
有分析认为,美联储12月如期宣布加息,欧洲央行之前也宣布从2017年4月起削减每月购债规模,全球“放水”力度最大的央行之一的日本央行可能很快不得不考虑2007年以来的首次货币紧缩行动。日本央行也一直把加息作为假设性议题和长远选项,一旦日本央行未来当真收紧货币政策,则意味着日本央行数年来通过超级宽松货币政策抗击通缩的重大转变。
澳洲联储:维持中性政策 仍有降息可能全球经济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以及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促使澳洲联储在2016年5月和8月分别降息0.25个百分点,现金利率从2%降至1.5%,寄希望于澳元的贬值可以持续对贸易形成支撑。此后,随着澳大利亚国内劳动力市场转好、投资回升以及房地产市场温和复苏,在此后的议息政策会议上,澳洲联储均持观望态度,也并未向市场传递出进一步降息的信号。
澳洲联储12月保持利率在1.5%不变,会后声明依旧中性,但添加了些许鹰派意味,指出全球通胀全景更加平衡,出台更高的国民收入贸易条件,称通胀会重返更加正常的水平。澳洲联储主席已明确表示不打算再次削减利率。不过,如果基础通胀率持续低于2%,央行仍有能力降息,因此预计澳洲联储降息的概率仍然很高。
有分析师认为,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澳洲联储都将保持静默状态,降息和升息的可能性均不高。然而,尽管今年降息已无望,由于澳洲联储最为关心的通胀率数据并未大幅好转,因此业内人士认为,低迷的通货膨胀率有望令澳洲联储在2017年上半年降息。
加拿大央行:悲情尽显 进一步降息可能加大加拿大12月决议后的货币政策声明为近年来最简洁的声明之一,立场仍略偏谨慎,加拿大央行称“加拿大经济依然存在大量的闲置现象,企业开支及非能源出口依然令人失望;全球经济条件已经如10月份预期的那样得到强化,不确定性仍未消除,这削弱企业信心,打压贸易伙伴的投资”。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加拿大央行将于2017年维持利率不变,甚至可能延伸至更长时间周期。因为再度降息降进一步助燃加拿大原已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对金融体系产生潜在风险。
加拿大经济表现在过去两年里实属退步,加拿大央行最近发布了一则视频,从多个角度解释了加拿大经济面临崩盘的风险。其中的两条主线是:家庭债务负担高企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失衡。
加拿大政府推出新的按揭政策,将使加拿大的金融和房地产业面临压力。事实上温哥华的房地产泡沫已破,随着住宅投资明显萎缩,加之市场担心家庭财务状况会适度收紧,加拿大全国的住房投资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即使房市仍然炙手可热的多伦多无疑也将受到影响。
目前,加拿大70%的债务为房屋按揭抵押贷款。紧随而至的就是大量未偿清贷款的房屋遭到赎回。赎回房屋的贷款机构则会大力抛售房产,以便换取现金,房价通常会断崖式下跌。与此同时,不少家庭也可能推迟购买房屋的时间,直至经济复苏出现起色为止。而目前,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已经相当脆弱,不少地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一旦房价悬崖跳水,国民资产将大幅缩水。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中性偏紧 已无降息可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新年致辞,他指出,2017年人民银行将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扎实推进关键性改革任务,重点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服务;全面提升金融管理和服务水平,围绕服务实体促进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和规范发展;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新年伊始,监管层向市场传递的信息是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资本管制以及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容忍性更高。考虑到汇率变动、通货膨胀、股市、楼市和美联储加息等方面因素,预计明年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将会中性偏紧。中国CPI已达近30个月以来的高点,并且已经连续7个月小幅回升,如果通胀率提升的趋势最终得以确认,为防止经济过热,中国央行甚至需要小幅加息来防范通胀风险,加息也可以遏制中国日益恶化的资产泡沫和稳定人民币汇率。
不过,中国经济最近虽然出现了企稳迹象,但仍然乏善可陈。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因经济前景不确定以及一直难以获取贷款而不愿投资。上调利率很可能会加重这种不情愿的心态,并让企业更难以降低负债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央行会尽可能的维持利率水平不变,无论如何中国货币政策都难以比2016年更为宽松。
国际
2017年,货币
政策收紧和经济基本面进一步向好可能会减少央行对市场的管... 2017年01月03日 13:57国际 政策如何表现,引人关注。总体来看,2017年全球主要央行... 2017年01月03日 08:51
国际
2016年,金融市场风云诡谲,叫嚷了许久的美联储也终于加息了,那么,2...
2017年01月02日 10:47国际 后英国央行降息、最后美... 2016年12月30日 09:32
国际
世界主要经济
体央行2016年的议息会议基本收官。未来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 2016年12月19日 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