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全球银行利润承压 投行收入Q1料下降56%_第一黄金网

核心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放缓,部分央行“弹药”用尽,欧洲及日本推行负利率政策,银行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全球经济放缓,部分央行“弹药”用尽,欧洲及日本推行负利率政策,银行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分析师们预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随着全球经济放缓,部分央行“弹药”用尽,欧洲及日本推行负利率政策,银行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随着全球经济放缓,部分央行“弹药”用尽,欧洲及日本推行负利率政策,银行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分析师们预计今年一季度全球投行交易业务收入将下降56%,从而引发进一步裁员和削减股息的担忧。

路透上月公布的调查显示,全球12大投资银行2015年来自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FICC)交易的收入较上年下降9%,主要受监管规定调整及紧缩因素影响。据行业分析公司Coalition的调查,这12大投行去年FICC交易收入为699亿美元,低於五年前的1,091亿美元

全球央行" alt="全球央行" width="461"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 />

中国银行利润增幅也有所放缓。中国工商银行昨日发布2015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5年工商银行利润2777亿元,同比增长0.5%。截至2015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比上年末上升0.37个百分点。同时,中国银行也发布了2015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15年实现税后利润1794.17亿元,同比增长1.25%。截至2015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308.9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3%。

本月,俄罗斯最大银行—俄罗斯联邦储备银行(Sberbank)表示,2015年年度净利润下降23%,受极具挑战性的经济环境以及快速增长的不良贷款拨备拖累。

在2016年困难的交易环境下,欧洲的投行业务正在萎缩。瑞士信贷上周公告显示,一季度交易收入下降约40%-45%。

接受《金融时报》调查的几位分析师预计,欧洲四大投行——瑞信、德银、瑞银和巴克莱第一季度的交易收入将平均下降约25%。其中,瑞信交易收入将下降34%,瑞银将下降26%,德银和巴克莱将分别下降24%和13%。一些分析师还警告称,这些预期是在数周之前作出的,并未考虑到近期负面消息的影响。

美国投行的日子也不好过,中国经济减速、低油价和美国加息希望减退对客户活动和市场表现造成沉重压力。2016年仅仅刚过去六周,高盛集团就已放弃了此前推荐的今年六大交易中的五个。

分析师预计,美国五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和美银的交易收入也将平均下降25%。其中,高盛集团的交易收入最多将下降48%,摩根士丹利将下降56%。

一季度的困难表明,全球投行正面临持续的挑战,金融危机后的改革限制了他们的机会,并增加了成本,使他们难以实现可持续的盈利。

野村证券银行分析师Jon Peace表示,交易收入的下滑对于需要增加资本以满足新监管规定的欧洲投行将产生实质性影响。他表示:“对于实力较弱的银行而言,交易利润下滑将推迟现金股息的正常化,而大型银行的股息也将受到限制。”

摩根士丹利驻伦敦的银行分析师Huw van Steenis表示,投行业可能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今日重点关注:

17:00 欧元区3月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初值(年率)

19:30 美国3月挑战者企业裁员(月率)

20:30 加拿大1月GDP(月率)

20:30 美国上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万人)

21:30 纽约 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参与一个论坛关于当前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的讨论



国际

最近,日本央行实施的负利率政策令政府债券市场陷入“混战”,此举令央行促...

2016年03月31日 11:12
国际

加拿大央行(BOC)副行长Lynn Patterson表示,加拿大将需...

2016年03月31日 10:47
国际

​周四(3月31日),中国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定为6.4612 ...

2016年03月31日 09:54
国际

​周三(3月30日),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表示,如果美国就业市场继续改...

2016年03月31日 09:35
国际

​目前,美国国内数据并不完全决定美联储的立场,全球经济数据金融市场的...

2016年03月31日 09:27
国际

周三(3月30日),知名外媒报道,继3月24日下调购买规模后,日本央行...

2016年03月30日 16:56
(责任编辑:顺水的鱼MT4外汇EA)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破了1300,后面会怎么走?_顺水外汇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