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华海药业(600521.SH)先后披露2018年财报和2019年一季度报等多份报告。数据显示,华海药业2018年实现营收50.95亿元,同比微增1.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83.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滑81.05%。
对于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双双大幅下降,华海药业表示主要是 缬沙坦事项 影响所产生的亏损所致。
蓝鲸产经记者查询资料获悉,2018年7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公告称,华海药业生产的缬沙坦原料药被检测出一种名为N-二甲基亚硝胺(NDMA)的致癌物杂质,EMA遂即决定对该原料药展开评估调查。9月28日,该公司原料药及成品药同时遭到美国和欧洲药监局的禁令。缬沙坦事件发生后,华海药业开展召回与协商工作。
受此影响,华海药业额外损失和支出大幅增长。财报显示, 缬沙坦事件 引致的召回损失、存货减值损失、补偿损失等根据实际发生情况累计计提损失约4.13亿元。
此外,华海药业2018年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贡献20.10亿元营收,同比下降6%,其中,沙坦类原料药营收同比下降17%至7.77亿元,普利类原料药的营收下降幅度为3.86%。而其神经类原料药收入同比增长25.78%,制剂收入则同比增长约9.26%至28.84亿元。
缬沙坦事件 使华海药业整体业绩承压的同时,还对其销售费用产生了影响。根据财报数据,其销售费用比上年同期增长43.08%,对此,华海药业表示主要是为维护公司产品形象,积极加大市场维护和 危机处理 。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事件还致使华海药业孙公司的赴美上市计划夭折。公告称,因受缬沙坦杂质的偶发性事件影响,经孙公司普霖强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 普霖强生 )2018年10月8日召开的董事会决议通过,普霖强生放弃美国上市计划,同时购回少数股东持有的普霖强生24.24%的股份。
缬沙坦事件 后,华海药业股价曾一度遭受重创,但目前其股价已向稳回升。截至4月30日收盘,华海药业股价报14.97元/股,涨5.87%,总市值187.25亿元。
同日披露的2019年一季度报显示,华海药业实现营收11.99亿元,同比微降3%;实现净利润1.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6%。而在其2018年财报中,华海药业表示其2019年度的经营目标为 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 。某种程度而言,在业绩承压的情况,华海药业能否如愿实现预期目标,有待时日考证。(蓝鲸产经 吴锐wurui@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