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应进一步规范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年报公布,我国有城市商业行144家,城市信用社11家,农村商业43家,农村合作银行196家,农村信用社3056家,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这些地方中小银行在自身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并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配置资金效率的提高,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img border=0 alt=银行市场周刊 src="http://img.hexun.com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年报公布,我国有城市商业行144家,城市信用社11家,农村商业' 银行43家,农村合作银行196家,农村信用社3056家,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这些地方中小银行在自身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并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配置资金效率的提高,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a银行市场周刊 src="http://img.hexun.com/2011-05-20/129793707.jpg" width=104 height=90>银行周刊:
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支付行业或迎寒冬 银行业2011年八大星闻 收益全线超5% 银行卡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利率市场化或令银行少赚一半 和讯网信用卡频道正式上线

地方中小银行,尤其是部分城商行,在跨区域发展的准入门槛降低以及' howImage('stock','1_601169',this,event,'1770') 北京银行(' 601169,' 股吧)、' howImage('stock','1_601009',this,event,'1770') 南京银行(' 601009,'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2142',this,event,'1770') 宁波银行(' 002142,' 股吧)上市的示范效应作用下,表现出“饥渴式”的跨区域发展冲动,迫不及待地希望通过异地展业来抢占市场、做大规模,这应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现实来看,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却是一把“双刃剑”,表面上跨区域发展有助于产生规模效应,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深层次上却带来了一系列值得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关注的问题。地方中小银行单凭设立异地机构的跨区域发展是否能解决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值得商榷。与此同时,我们还有理由关注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风险问题。

1.跨区域发展与市场定位

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一般分为省内设立机构和跨省设立机构。自从2005年底' 银监会表示满足各项监管要求的城商行可以申请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以来,经过2007-2009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截至2010年6月末,共有60多家城商行通过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实现跨区域发展,在全部城商行中占比近50%,还有10多家农村商业银行也进行了异地展业。目前城商行跨区域设立省分行的目的地基本上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区域。

可见,目前不少地方中小银行都在谋求“跨区域全国发展”,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后随着经营指标压力的增大,首先谋求的也是做容易出效益和业绩的大客户、大项目,目标是做大规模后上市,复制成熟商业银行的老路,属于典型的同质化定位。这种跨区域扩张模式,与监管部门为地方中小银行定位的“支持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的初衷已经逐渐背离。城商行如何进行重新定位,到底该“向上走还是向下走”,已经引起有关各方关注。

我们要从地方中小银行自身发展和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两个维度来分析地方中小银行的定位问题。以城商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地方中小银行,大多是由原来的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社重组而成,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地方中小银行应回归“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为地方经济发展铺路搭桥。这也是中国银行业整体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跨区域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设立的异地机构,不仅面对相对陌生的市场,陌生的客户群体,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规模。银行业的发展不应仅仅要规模,更应保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然而在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潜在风险问题,值得引起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及地方中小银行自身高度关注。

一是业务高度同质化,甚至出现无序竞争。已实现跨区域发展的60多家城商行设立的异地分支机构中,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三大经济圈的占比达60%以上。在业务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大量银行的集中进入必然造成过度竞争甚至无序竞争,潜在风险不可小觑,比如个别城商行为了竞争推出免费服务,从而导致价格战,使百姓对银行业的收费规范问题存在众多质疑。

二是争抢业务骨干,加剧人才无序流动,增大操作风险。长期在单一城市开展业务的地方中小银行显然没有跨区域经营的人才储备。跨区域发展必然要在当地招聘所需人员,然而在高素质银行管理人才和具有客户资源的业务人才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跨区域经营的地方中小银行只能通过高薪高酬或破格提升来招揽其他银行人才,这种做法不仅加大了银行的运营成本,还加剧当地银行从业人员行为短期化,带来银行人才市场的较大波动,增大地方中小银行的操作风险

三是中小银行原有管理架构被打破,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跨区域设立分行后,地区中小银行原有的总、支行两级管理架构变为总、分、支行三级管理架构。原有管理架构被打破,管理链条被拉长,管理流程相对复杂,而地方中小银行在这方面明显缺乏经验、制度和人才,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四是跨区域发展过度,不利于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地方中小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中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主力军,然而实现跨区域发展后,地方中小银行比以往更有意愿去做大客户和大项目,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地方中小银行偏离原有“立足中小”的市场定位。

五是资本消耗过大,不利于地方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商业模式的相似性,地方中小银行与大中型银行一样,80%甚至90%以上的利润来自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这种高资本占用型的盈利模式,直接侵蚀其资产负债表。随着业务的大规模发展,如果资本充足率再进一步下降,就必然涉及到补充资本金问题。而地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无外乎四种途径:一是增资扩股;二是发行次级债和可转债;三是依靠自身积累;四是进行IPO。这四种补充资本金的手段都不是很容易的事,其成本也远高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例如,城商行发行10年期次级债票面利率高达6%,而同期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债利率只有4%左右。

六是异地展业的区域选择,不利于地方中小银行发挥比较优势。目前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侧重于一线城市是首选,三大经济圈是重点。这些城市和区域确实是我国最富庶的地方,但也是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当地城商行在这些区域经营多年,已经充分瓜分了当地政府、经济金融资源。地方中小银行采取这种同质化扩张模式,意味着要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短兵相接地展开一场金融资源争夺战。由于地方中小银行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及抗风险能力都不及大中型商业银行,所以其议价能力不高,单凭新增的几个网点,显然无法与大中型银行相抗衡。所以地方中小银行去跟大银行争大客户,或者去跟当地的本土银行以传统的方式去争传统客户,都不是明智的选择。2009年,银监会曾对一些到上海设立分行的城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调研,这些银行都认为,由于上海竞争激烈程度远超预期,商务运行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非常高,三年之内普遍难以实现盈利。

3.促进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稳健发展

以城商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地方中小银行通过增资扩股、更名改制等各种途径,资金充足率已得到极大充实,财务风险逐步降低,当下为找到新的市场空间与赢利点,豪情满怀地进行跨区域发展。这些地方中小银行一直采用跟随型市场定位战略,业务发展与大银行存在“同质同构”现象,未能扬长避短。笔者认为,地方中小银行不能再复制大银行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利用所在省市的地缘优势和自身特点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服务地方经济、微小企业居民户。但如何规范和引导地方中小银行,确实值得我们认真考量。

关注地方中小银行自身和我国银行业两个维度的整体发展,科学规范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仍然要坚持银监会提出的四项原则:一是达标原则,城商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准入标准仍然要考虑资本、资产、管理、盈利以及流动性等,各项指标不应低于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等以上水平;二是有利原则,跨区域发展应成为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有益补充,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有效提高地方金融服务能力,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三是适合原则,即新设机构是否有适合的发展环境,还要着重考察新设机构是否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即对机构所在地的社会信用环境、政府行为、企业诚信度以及经济金融总量和需求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对具有合适的发展环境和充足发展空间的异地机构才予以批准设立;四是市场原则,银行必须满足监管条件并有客观的市场需求,不能盲目追求跨区域发展。

进一步明确地方中小银行“立足地方、立足中小企业”的业务定位。纵观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充分显现: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外资银行和地方中小银行都在争夺人才、存款、贷款项目、中间业务以及品牌和服务等等。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在资本规模、营业网点、技术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均不占优势的地方中小银行,不宜做大客户、大项目。而我国小企业占企业总量的99%,分布广,数量多,涉及多个行业,小额信贷需求非常旺盛。地方中小银行的首要任务是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发展,争取“做精”而不是盲目“做大”。地方中小银行的这种定位也有利于形成错位竞争,充分运用经营本土化,管理扁平化的特点,创新银行业务,创造特色服务,为区域中最有价值的客户提供服务,这是地方中小银行业务拓展的根基。

建立健全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布局调整机制,着力解决金融资源地区间分配不平衡的问题。目前,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行为如火如荼,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布局调整机制,对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过程中的网点选择、业务开展、人员招聘等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进一步重申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协调、避免恶意竞争、实现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通过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合作和联动,推动地方中小银行的共同发展。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要解决网点不足的问题,但是否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上海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曾组建一个联盟,5家行的客户可以在任何一家营业网点柜台办理存取款业务;再如,平安银行为了克服因网点不足' 信用卡还款不方便的问题,把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与' 交通银行的借记卡挂钩做自动还款,手续费由平安银行支付,从而方便了平安银行的客户并减轻了客户的还款成本,交通银行则获取了中间业务收入。这些有效举措都值得地方中小银行借鉴。

加强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分类管理,灵活选择跨区域发展方向。鉴于地方中小银行良莠不齐,最好的办法是划分发展层次,进行区别对待。就144家城商行而言,截至2010年1季度末,资产超过千亿元的有14家;总资产在100亿到1000亿之间有70多家;总资产在100亿以下的有50多家。这些城商行有的可以发展为全国性甚至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银行,有的需要发展为区域性银行,有的则应定位于提供某类专业化特色产品的银行。跨区域发展也不能只把目光投向一线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有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地方中小银行金融服务薄弱区域,尤其是向地、县、集镇延伸。地方中小银行向下延伸设立县域机构除可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同时还可避免与大中型银行的正面搏击,使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

放宽新设地方中小银行市场准入,完善多层次银行体系。在对地方性银行跨区域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和调整的同时,应适度放宽对新设地方中小银行市场准入,积极引导各方面资金,发起设立服务于小企业和三农的地方性小型银行,填补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后造成的多层次银行体系的断层。

综上所述,关于地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问题,无论地方中小银行本身还是监管部门都应理性面对、明智抉择。对于地方中小银行而言,应注重发展与风险、规模与效益的平衡,不能无视自身条件盲目地在异地铺摊子,否则可能会因跨区域发展而陷入两难境地。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则应注重质量与规模的平衡,严格标准,严格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地方中小银行要深入研究经营战略,不要单纯追求速度和体量,而要追求资产回报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增长。跨区域发展后,地方中小银行需要做的并不是改变原有的市场定位,而是要深化中小企业和个人金融服务,做精做透,努力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完善套期保值交易管理 中金所最新规则发布:明确三大优化方向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