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网北京9月19日报道 (记者周晋竹)在' 银监会发布《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之后,行业内号称中国领先的P2P信用贷款服务平台的宜信公司成为众矢之的,19号宜信公司CEO唐宁表示,宜信把违约率控制在2%,而且每笔借款最高只有6万元,不可能流向房地产或者“两高一剩”等限制性行业。但由于人人贷目前无法进行外部监管,仅依靠企业自身的风险控制管理仍然无法让人放心。
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支付行业或迎寒冬 银行业2011年八大星闻 收益全线超5% 银行卡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利率市场化或令银行少赚一半 和讯网信用卡频道正式上线
所谓“人人贷”是一种无抵押、无担保、仅依靠个人信用就能借到钱的方式,在国内兴起也不过4-5年的历史,由于融资方式方便快捷,人人贷目前已席卷大江南北,宜信公司算得上这一领域的“龙头老大”。但在无担保、无抵押,又缺乏外部监管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借款人的资金安全一直让业界关注?宜信公司CEO唐宁表示,他们的经验是,除了把违约率控制在2%以内,再就是尽量通过小额分散来控制资金的去向。
唐宁:我们把每一笔借贷额度的2%从我们的服务费拿出来,建立一个还款风险金,和我们的出借客户共担风险,还本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平台之上,有6万的借款人,农村来讲有几千到一万,不到一万的规模,都市来讲在五万左右的规模。
这样的回答“看上去很美”,但宜信公司拒绝透露公司借贷的总体业务规模。这使其“风险可控”的信服力打了几分折扣。事实上,我国网络融资规模已经从2007年2000万元骤升到2011年上半年的60亿人民币,小小的P2P撬动如此巨大的金额,却没人监管,想想都让人冒汗。中央财经大学' 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target='_blank' >郭田勇认为,当务之急,是把人人贷尽快纳入国家监管框架内。
郭田勇:人人贷是个新生事物,发挥了金融机构的职能,但风险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所以是不是能把它纳入到正规金融监管的框架中来,这样可以对资本金、准备金、根据你的业务规模有相应的要求,这样才能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但也有人认为,人人贷在国外已经很普遍,在中国却是一种金融创新,所以在短时间内对人人贷要包容,允许它发展。中国小额信贷专家王灵俊认为:
王灵俊:我有个比喻,大银行基本像一个大型水泵,把水从资金池子里抽出来,输送到大型国企、政府融资平台和大型民营企业上,像P2P和其他小额信贷的操作方式,拿一个橡皮管,把一部分水从资金池子里抽出来,疏导到微小企业和农户这个层次上,从这个层面上看,是有他积极意义的,靠目前这个金融系统,在短期之内让低端客户拿到钱,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人贷或民间借贷的疯狂起因在于,一旦宏观货币环境收紧小微企业就存活困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只能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