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 美元兑' 人民币中间价周五收于6.3073,较上一个交易日大跌162个基点,人民币升值幅度创年内之最。同时,1美元兑人民币即期' 汇率最低跌至6.3055(截至北京时间16时),较上一交易日也下跌了110个基点。
美元指数周四大幅贬值被认为是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重要原因。由于希腊官员透露将近90%的私人债权人同意参与债务置换计划,市场因此对希腊债务置换谈判抱以乐观预期,' 欧元等非美货币汇率在周四大涨,其中欧元兑美元上涨0.97%。鉴于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重要地位(占58%的权重),美元指数在周四的跌幅达到了0.69%。
此外,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和即期汇率同时走高,市场分析也可能是' target='_blank' >央行故意为之,向市场释放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可能即将扩大的信号。3月5日,央行行长' target='_blank' >周小川表示“人民币汇率逐渐具备了浮动条件,幅度可以考虑适当加大”。此后,1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连涨四日,中间价从3月2日的6.2980涨至周四的6.3235,上涨了255个基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也一度涨至五周以来的新高。
历史上,人民币即期' 汇价波动区间扩大仅在2007年5月21日调整过一次,幅度由0.3%扩大至0.5%。在此之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该区间再次被收窄至0.3%,直至2010年6月“二次汇改”,波动区间才恢复至0.5%。自2010年6月份“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超过8%。 记者
李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