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 target='_blank' >央行决定自4月16日起,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即' 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笔者认为,这是央行鉴于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发育趋于成熟、交易主体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日渐增强的条件下,为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促进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所及时做出的政策安排,更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
人民币汇率改革始终坚持市场化可以说,市场化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始终坚持的方向。1994年1月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央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2005年7月21日,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以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此同时,深化外汇体制改革,理顺外汇供求关系、加快外汇市场培育,市场决定汇率形成的技术平台基本形成,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加。2010年6月19日,中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整体而言,18年来,在外汇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人民币双边和多边汇率总体保持了稳中趋升的走势,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合理均衡水平。数据显示,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31.4%。不仅如此,人民币有效汇率进一步升值。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11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升值4.9%,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6.1%;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分别升值21.2%和30.3%。在国际清算银行监测的61个经济体货币中,2011年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最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双向波动”已成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显著特征。尤其是2011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进一步增强。据今年3月31日国家' target='_blank' >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11年,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日间最大波动日均为96个基点,2010年为70个基点;交易价相对中间价的日间最大波幅日均为0.18%,2010年为0.10%。全年244个交易日中,交易价在71个交易日处于中间价升值区间波动,58个交易日处于中间价贬值区间波动,115个交易日围绕中间价上下波动,三个方向的分布更加平衡。而只有双向波动的汇率走势才更符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取向。
人民币汇率已基本回归均衡状态适应市场需求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充分表明人民币汇率已基本回归均衡状态。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 周小川行长也表示,由于我国产业结构改进、贸易顺差减少等原因,目前人民币汇率距离均衡水平比较近,可以考虑适当加大人民币波动的幅度。实际上,从国际收支顺差来看,2011年全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较2010年下降19%,其中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23%,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从今年以来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来看,一方面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幅仅为0.09%,且一度出现贬值的走势;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波动幅度加大,3月份多次出现超过100个基点的涨跌。从境外NDF市场来看,人民币远期报价远远高于境内的报价,说明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持看跌预期。这些现象均表明,人民币已经处于均衡汇率水平。同时,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既可进一步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又加大了央行市场调控的难度。在现代经济理论中,' target='_blank' >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即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和汇率稳定,在指导现实经济方面显示出了重要的意义。眼下,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波幅的扩大,可以使人民币汇率更加遵循市场规律运行,从而缓解央行对冲外汇的压力,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促进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但扩大波幅后,央行又很容易陷入两难。若中间价与市场交易价格背离过小,则起不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若中间价与市场交易价背离幅度过大,那么央行调控压力越大。
波幅扩大考验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可以说,扩大人民币波幅的政策决定昭示市场,央行推进外汇市场的市场化建设,市场参与者将需要更加依赖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规避汇市风险。因为,表面上看,与人民币持续升值阶段相比,在人民币接近均衡水平后,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难度有所降低。但事实上,均衡汇率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和资本流动背景下,外汇市场多空双方不断角力的过程中,汇率波动的一个区间范围。此区间范围并非固定不变的,只不过其在一段时间内稳定性相对较高。随着国内外政治环境、市场拓展潜力以及投资收益水平等诸多因素对比情况的变化,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也必然不断变化。因此,人民币汇率趋近均衡的过程很可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企业不能将人民币“趋近均衡”简单理解成升值终止,从而放松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的进一步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在操作上也变得相对复杂起来,人民币对外汇即期、远期、掉期以及人民币汇率期权交易都会作适应性改变,银行间市场交易的风险也相应增大。还有,将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的预期在市场中同时存在,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后市走势将更难以判断。因为国内企业多年来已经习惯于在稳定的汇率或单边市场环境下运作,双向波动及其幅度的扩大或在一定时期内给企业定价以及规避风险带来困惑。不过,从另一视角看,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多种波动可能,更多地对人民币外汇交易进行风险管理,增强运用更多的手段规避汇率浮动风险的能力。也鼓励更多企业在外贸以及投资结算中更多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来降低相应的风险;而商业银行也应适应企业乃至个人的需要,及时研发并推出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产品。这些都将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另外,可努力促进人民币可兑换、外汇市场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有机结合。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有序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趋完善和外汇市场走向成熟打下必要的体制性基础。
链接
前不久中国宣布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不少外资机构和投资人士都认为,此举彰显了管理层对经济的信心,对中国股市有利。
高盛资产管理主席奥尼尔表示,中国自2007年来首次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增强了他对中国经济将会逐步降温的信心。“这增强了我对软着陆的信心。”奥尼尔表示,此举对于股市是利好,“对于汇市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大的波动。”
野村控股认为,中国股市将受益于人民币交易区间扩大,因为扩大人民币波幅显示中国政府对经济前景抱有信心。
人民币交易区间扩大“看来有助将今年硬着陆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野村分析师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无论是否存在来自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贸易伙伴所施加的外交压力,除非中国领导人对经济增速企稳甚至回升抱有信心,否则他们不太可能宣布像这样的基本汇率政策变化。”野村日前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从8.2%提高至8.4%。
法国兴业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说,中国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区间扩大一倍,可能将被视为放松货币政策的一种形式,所以国内股票 市场将有更明显的感受。
不少专家都认为,此次放宽波幅,并不必然意味着人民币会升值,反倒可能有贬值的情况。
诺贝尔奖得主' target='_blank' >斯蒂格利茨表示,中国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从而最终让美国失望。“扩大浮动区间连同其他一些措施,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而不是升值。”斯蒂格利茨表示,“资金可能离开,从而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一个自由兑换的货币可能不会像美国想当然的那个方向运行。”
纽约资产顾问和基金管理公司Pension合伙公司的首席投资策略师迈克尔认为,人民币波幅扩大后,有两种可能的情形会出现。要么人民币贬值,这将刺激出口,从而有利于中国正在放缓的经济;要么人民币升值,这将有助于遏制国内通胀,中国央行因此会有更大空间来推出进一步刺激举措。
迈克尔认为,不管是哪种情形,短期内对股市都是利好,因为投资者对于更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政策会持欢迎态度。
花旗指出,未来数月增长转暖的迹象有望推动MSCI中国指数升至区间高端,可能有10%的涨幅。该行最看好景气循环类上游产业,比如大宗商品、原材料以及地产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