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
" 银监会昨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 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了严控银行表外业务关联风险,银监会提出“严禁销售" 私募股权基金产品”。这对那些试图通过银行渠道进行募资的PE机构不啻为当头一棒。
目前PE通过银行渠道募资的规模尚无数据统计,但据业内人士介绍,除大行外,各家股份制银行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热衷度很高,在此类产品的销售上也颇为积极。如民生银行" 私人银行部门就曾为德同资本、高特佳投资等PE机构进行过募资,"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私人银行部门也曾为凯鹏华盈、普凯资本等PE募集人民币基金。
即便在今年投资人对PE产品热度下降的情况下,招行私人银行也未停止过向其高净值客户推荐PE产品,该行私人银行一名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客户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作为长期限的一项资产配置,PE产品的销售我们一直没停过。”
在该人士看来,银监会此番叫停银行对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的销售,并非针对私人银行部门,而是针对那些以" 理财产品形式销售、起投门槛在100万元左右的有限合伙制基金产品,特别是一些未经过银行内部风控部门把关的产品。
一位第三方理财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代销的有限合伙基金产品,有的是经过了总行风控委员会或分行法务部门的审核,这种产品所投向的项目往往已获得该银行的授信,银行对项目很了解。但实际操作中,这类产品非常少,更多的情形是基金公司借助和银行个别支行行长的人情关系,请支行行长在其客户资源中推销。“我们之前接触过两个产品,通过个人渠道募集得非常慢,后来找支行行长一推销,三五天就认购完了。”
也有第三种形式,就是基金公司找银行的理财经理个人帮忙“代销”,高额的销售激励下,银行理财经理往往会接下这类“私活”。上述第三方理财人士称,各家银行已经收紧了对PE产品的代销门槛,为规避这种做法,一些原来可以直接通过银行的有限合伙制产品不得不披上" 信托的外衣,即通过发行信托计划的方式进入银行。“最近我们看到这种"信托嵌套PE"产品明显增加,虽然增加了一层通道成本,但也是发行人的一种变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