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11.43%! 银监会8号文隐含“达芬奇密码”
编者按:1月前,银监会发布了规范理财市场的8号文,如今新政“满月”,各类商业" 银行的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新政之下,中小银行需要更多削减不合规业务以满足监管要求,大银行却有更大的增量业务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 乔祖
1个月前,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俗称8号文,该文件对于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产生了里程碑意义。对于新政“满月”后的影响,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却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银监会8号文中指出,任何时点,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均应以" 理财产品余额的35%或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从35%和4%这两个数字入手,借助简单方程式,可粗略推断出全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应占总资产的比例。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初步推算,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为11.43%,五大行这一均值仅5.02%,中小银行均值却达11.1%。
11.43%这个“达芬奇密码”,将帮助我们对8号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大行均值仅5.02%
根据银监会8号文内容,35%即为理财非标规模与理财产品总值之比,4%则为理财非标规模与银行总资产之比,两者相除可得出银行总资产与理财总值之比。而这个数值的倒数,即是隐藏于8号文中的核心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理财总值在总资产中的占比11.43%。
这个推算并不复杂,在记者的论证过程中,诺安基金(" 博客," 微博)信用债券研究员程卓提供了详细解读。
理论上,这就是监管部门对我国银行理财市场未来发展的规范,或者说是一幅蓝图。
借助大智慧财汇数据,根据我国16家" 上市银行2012年年报以及部分银行高管透露的理财产品总规模加以计算,记者发现,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均值为5.02%,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的平均比例约为11.1%,两者相差巨大。
8号文中隐含的监管比例,是否表明监管层是在为国有银行“预留”发展空间?根据有关媒体说法,银监8号文是酝酿1年有余的结果,之前一直由监管理财产品的创新协作部牵头负责,同时酝酿的还有信披管理办法,但因人事更迭而反复难产,之后由大银行敦促银行监管一部发出该文件。
对于这一说法,记者并未得到相关部门及大行人士的确认。
但可以确认的是,8号文正式发布之前,相关征求意见稿已在国有银行内部进行了小范围讨论。相关大行人士在谈及政策影响时表示,新规与其一贯的审慎风格并无出入,实际业务流程也无需大的调整。
一家中等规模银行理财业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拿到8号文第一稿是在今年3月上旬,其中并无35%和4%这两个数据。
"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明剑称,35%及4%这两个量化指标,其实是与国有银行、其他中小银行分别匹配,在扩大总资产难占优势的局面下,后者需要更多削减不合规业务量,即“大行做加法,小行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