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体制改革内容广泛,建设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可以说是这次油气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头戏,既是亮点也是难点所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target='_blank' >董秀成对第一财经表示。
目前,媒体报道称,中国拟于今冬前推动“三桶油”拆分旗下管道资产,组建一家全新的国家级管网公司,总价值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780亿美元)。根据该计划,国有控股和'私募基金将注入足够的资金,将三大' 石油公司持有的合并股份降至约50%,该公司随后可能会申请首次公开募股。
去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意见》提出,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实现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管网独立有助于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提高管网利用效率,可使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平地服务于第三方企业,增加市场活力。另外,建立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本身并无争议,而具体的组织形式将以何种方式落地,目前尚无定论。
“管住中间”
“这次油气体制改革相较从前,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管网的改革。具体而言,油气管道属于公共设施,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按照油气改革‘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思路,所谓的‘中间’部分所指就是管网设施。”董秀成表示。
“如果将产业链中具有垄断性的环节同具有竞争性的环节同置于一家企业之中,势必会出现问题。企业往往会利用这种自然垄断的优势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董秀成告诉记者:“举例而言,管道分散于不同的企业中,企业生产的油气会通过自己的管道向外输送,对于第三方企业而言,由于与上述企业同处于一种竞争关系中,因此想要使用这些管网的难度很大,从社会总体资源配置的情况看,管道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而管网独立的必要性在于削弱企业利用自然垄断的优势乱用市场支配地位,增强市场的公平性和自由度。国家管网公司届时作为资源总量,需要相关部门来制定规则,如价格标准等。剔除了管网的自然垄断属性带来的优势,供应方就可以相对公平地进行竞争,“管网不能成为制约竞争的因素”。
“不同于此前在企业内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分步推进的实施方式,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可以理解为是干线管道独立一步到位。”' 中国石油(' 601857,' 股吧)大学天然气专家刘毅军对第一财经表示,在现有监管能力下,相较于分步推进的管网独立,成立国家管网公司不失为加快管道投资与建设步伐的一个可行选项,有助于解决第三方准入问题,能为第三方提供公平的服务。
据了解,管网独立可以说是国际惯例。绝大多数成熟市场所采取的都是这种模式,管网互联互通对于整体的社会福利的提升有所裨益。目前的任务就是找出一个最优解,即采用何种方式将管网剥离而出。
难度尚存
至于实施的难点,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根据目前的可以预见的形式猜测,将会存在资产构成复杂造成资产评估有难度,新公司股权结构需平衡等问题。
“目前来看,阻力更多来自企业,由于各公司前期各自投资管网建设,也有不错的收益。这些管网资产的构成较为复杂,对于国有控股的这部分资产,国家是有权利进行支配的,而私有的部分资产则有不同的主体,产权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组建公司的难度。”董秀成表示。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按照股份制进行组建,评估‘三桶油’的管道资产之后,成立合资公司这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问题在于,这样一来中石油一股独大,目前中石油的管道资产占70%,将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目前我国天然气长输管网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和' target='_blank'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家拥有。中石油在国内油气管道中的占比最大,截至2017年底,国内运营的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85582千米。其中,' 原油管道20359千米,占全国的68.9%;天然气管道53834千米,占全国的76.2%;成品油管道11389千米,占全国的43.2%;其次是中石化,约占10%~15%;再次则是中海油,主要是天然气管道。
由此,有业内专家指出,通过资产剥离与评估后组建新的公司,未来可能会通过引入基金公司或投资机构的方式不断稀释股权,削弱中石油对全国管网的控制权,构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目前对于解决因管网基础设施带来的区域性问题,还需加快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国家管网公司仅是初步的选择,具体的效果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资产评估难度很大,特别是其中将牵扯上市公司资产。另外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开展资产评估需要有合适的价格,未来新建管道投资,评价起来会非常困难,收益情况不好识别。”刘毅军对第一财经表示,好处在于,如果成立管网公司的话,相当于在三大石油公司和管道之间加了一道防火墙,管道得以相对独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宇资讯。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想了解更多关于《油气管网改革路径浮现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打头阵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