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第三届中国钢铁金融衍生品国际大会同期活动“服务实体 多元发展”' 大商所专场在上海举行。来自黑色产业链的企业与金融机构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了如何更好使用以' 期货为主的金融衍生品工具服务实体发展。与会产业人士认为,基差贸易能在帮助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满足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的个性化需求,并且操作方式也更便于实体企业接受。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基差贸易的核心是基差定价,即将原本传统的“一口价”模式转变为期货价格加基差价格的方式,期货价格可以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来规避风险,而基差的波动则相对较小。
浙江热联中邦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原料事业部总监丁国平表示,基差贸易将传统贸易模式中绝对价格的大幅波动转变为基差价格的小幅波动。并且,绝对价格更容易受到宏观、微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实体企业比较难以把握,而基差价格的波动则更多受到产业链供需因素影响,恰恰是产业链企业所熟悉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基差贸易虽然是以期货定价为基础,但实体企业与贸易商或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等开展基差贸易时,可以通过' 现货合同的方式实现,而合同中除了价格,还会标明交货品质,交货时间与地点等与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内容。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表示,基差贸易这种风险管理方式更便于实体企业的参与。长期以来因为人才的缺乏,焦化企业运用期货管理风险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基差贸易可以直接通过现货合约的方式来实现,解决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中金融知识缺乏的痛点,使得企业能更专心地从事生产经营,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增加盈利。
会上,有关专家介绍,以钢厂为例,钢厂可以在其认为铁矿石价格比较理想时,与风险管理公司等期现结合贸易商签订长期的铁矿石原料采购合同,从而锁定成本,不用为原料价格上涨而担心。而风险管理公司在以基差报价的方式跟钢厂签订远期合同后,其会在交易所提供的场内市场来对冲价格风险。
在整个基差贸易的过程中,风险管理公司将期货市场的标准合约“加工”成了更符合实体企业个性化需求的“贸易合约”。风险管理公司负责研判基差,将绝对价格风险向场内对冲,而实体企业则可以专注于生产经营,从而实现了效率提升。
正是看到了基差贸易对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乃至生产经营的帮助,大商所大力开展基差贸易试点项目,支持5家期货公司完成了5个基差贸易试点项目,参与企业涵盖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包括贸易企业、焦化企业和钢铁企业等。据介绍,今年,大商所进一步加大了试点支持力度,品种为' 焦煤、' 焦炭、铁矿石、PVC、PE、PP等6个,涵盖了大商所黑色系及化工期货。试点企业方面,坚持引入影响力突出、规模较大的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以推动形成行业典型示范效应,扩大基差贸易的影响力。
想了解更多关于《产业企业:用基差贸易模式管理风险更“接地气”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