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列国志——小米传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独角兽,世界第一性价比,站在风口猪也能飞,饥饿营销等等等,这些都是小米这些年带给我们的印象。小米的成长到底是怎么样的? 独角兽,世界第一性价比,站在风口猪也能飞,饥饿营销等等等,这些都是小米这些年带给我们的印象。小米的成长到底是怎么样的?<img src="http://res0.dyhjw.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80709/1531107417700835.jpg" titl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独角兽,世界第一性价比,站在风口猪也能飞,饥饿营销等等等,这些都是小米这些年带给我们的印象。小米的成长到底是怎么样的?

独角兽,世界第一性价比,站在风口猪也能飞,饥饿营销等等等,这些都是小米这些年带给我们的印象。小米的成长到底是怎么样的?

mi.jpg

阅读要点

1、小米在成立之初拥有14名员工,唯一一名女性名叫管颖智,工号14,在雷军推出员工持股方案的时候,她把父母准备的嫁妆钱拿来投资了小米。

2、高通在2011年投资小米,之前曾觉得2.5亿美元估值太贵,谁知道在2011年底,2.5亿美元的估值已经上涨到10亿美元。并且在2015年,前高通大中华区总裁王翔加盟了小米。

3、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前,曾和现在的小米总裁林斌、晨兴资本董事长刘芹各聊了很久,最终林斌成了小米的二当家;而晨兴资本参与小米早期投资,成为小米第二大股东。

4、2013年底,雷军决定做IoT,并且把刘德推向前台。刘德带领十几个工程师,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出发在市场抢项目,他最喜欢的是给早期生态链企业画“销售额一亿元”的大饼。

5、当时,雷军力邀好友王川加盟小米,谁知道被王川拒绝。最终,雷军整体收购了多看的团队,王川最终加盟了小米。

随着一声浑厚悠远的铜锣声敲响,7月9日上午,小米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港交所为此准备了一个3米宽、200公斤重的超大型铜锣。

8年前,雷军刚刚踏入不惑之年,把金山做到上市之后曾经过了一段“退休”时光。但为了心中的梦想,重新开始创业,陆陆续续找来了林斌、黎万强、洪锋、刘德、王川等人,带领创始团队聚在一间300平米的办公室里,每人端了一碗由黎万强父亲亲手熬制的小米粥,说干就干。

用了8年时间,成就超过470亿美元市值,在中国商业史上,小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谁也没想到,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8年风雨走来,谱写了一部辉煌的创业史诗。

小米版中国合伙人

2007年金山上市后,雷军在当年12月辞去了金山CEO一职,本打算退出“江湖”。

那时他的生活就像退休一样悠闲,每天睡到自然醒。闲来无事,可以去找自己的老部下吃吃烤串、喝喝酒 、聊聊天。

小米科技.jpg

2008年的冬天格外冷,南方冻灾。

12月10日,雷军从金山辞职快一年了,那天北京下着大雪。雷军约金山的老同事们在燕山饭店对面的酒吧相聚。酒过三巡,雷军聊着对未来的规划,情绪有些激动。这时,人群中站起来一个小个子男人,他对雷军大声说:“四十岁才刚开始,你怕什么!”那一天,雷军踏入不惑之年。

这个小个子男人就是雷军金山的老部下,原金山词霸总经理,爱将黎万强,如今的小米联合创始人之一。

酒桌上的黎万强当时也没有想到,无意中的一句话,就像寒冬中的一把火,点醒了雷军。

18岁那一年,他无意之中在母校武汉大学的图书馆看到一本书——《硅谷之火》,这本书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硅谷的英雄创业的故事,其中主要的篇章讲的就是苹果创始人乔布斯。

当时看了这本书,青年雷军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在操场上沿着400米的跑道走了一圈又一圈。这本书在雷军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创立一家像苹果、微软那样伟大的公司。

进入四十不惑之年,雷军其实并没有忘记18岁的梦想。他一直都想做点什么,觉得人不能这样过一辈子,还是得有点追求和梦想,“万一实现了呢?”2010年的雷军,早已财务自由的他决定重启创业。

也同样是在2010年,黎万强毫不犹豫追随雷军一同创办了小米公司,曾先后主管小米公司的MIUI和小米网等业务,也是“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网络、微博热门词的创造者。

找人是创业成功第一要素,林斌是雷军第一个拉来入伙的联合创始人。

2006年底,林斌被李开复从微软邀请到谷歌,先后担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工程总监、谷歌全球技术总监等职务,全权负责谷歌在中国的移动搜索与服务的团队组建与工程研发工作。

他和雷军在2008年就已认识。当时林斌想推动Google和UC浏览器之间的合作,而雷军那个时候是UC浏览器的董事长。在接触的过程中,雷军惊讶的发现,林斌对产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且对自己的工作和产品也都非常投入。

此后,雷军经常去找林斌聊天,一聊就聊到凌晨一、两点钟。聊着聊着,两人就从合作伙伴聊成了好朋友。2010年的3月23日,互联网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谷歌网络搜索服务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而在谷歌的这项决定正式公布之前,林斌其实就有了自己的打算。

在两人其中的一次会面中,林斌就对雷军透露说:“我想出来自己创业了,做一个互联网音乐的项目,你看怎么样?”雷军听后大喜,对林斌说:“别做音乐了,音乐我们投点钱,别人干就可以了,没意思。咱们一起做点更大的事情吧!”就这样,林斌后来就成了小米的二当家。

“雷军不睡觉,林斌不吃饭。”每当说起这两大劳模老板,小米内部员工都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敬佩之情。雷军对于林斌的尊重也体现在,其他人都称呼雷军为“雷总”,而只有林斌会直呼其名。

黄江吉是小米的第三位创始人,也是林斌此前在微软的同事,熟悉他的人都叫他kk。2009年底,微软Windows Phone团队内部改组,黄江吉带领的100多人研发团队面临重组的压力,使得他非常郁闷。

有一天,他去找林斌诉苦。两人聊了一会,林斌劝黄江吉别在微软干了,出来和他以及雷军一起创办一家中国人自己的公司。本来在微软碰壁的黄江吉就已经有改换门庭的心思,加上对于林斌的信任,就答应入伙了。

黄江吉之后,林斌又给雷军介绍了他在谷歌的一位同事——洪锋。洪锋所主持开发的谷歌音乐,是当时谷歌中国为数不多的饱受赞誉的产品。林斌说洪锋很强,雷军因此想要会会他。但没想到的是,实际却是洪锋准备了上百个又细又难的问题来问雷军,以面试他作为一个老板靠不靠谱。

最终洪锋觉得雷军要做的事很有挑战,因此决定来尝试一下。陆陆续续的,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相继入伙,小米版的中国合伙人也因此大戏拉开帷幕。 

除了以上几人,还需要提到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晨兴资本董事长、总经理刘芹,他算是小米早期投资者之一。他在2003年的时候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雷军,并把迅雷公司推荐给了雷军。刘芹比雷军小5岁,视雷军为良师益友。后来雷军介绍他投资了几个项目,例如UC浏览器、YY等。

雷军做小米前,曾经跟刘芹打了12个小时的电话,从晚上9点打到第二天早上9点。当时刘芹在上海,雷军在电话中聊到了做小米的想法,刘芹听着挺激动的,就一直在聊,觉得这事靠谱。

这12个小时中两人都聊了些什么,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但正是因为这个电话,晨兴资本参与了小米的早期投资,后来成为了小米公司第二大股东,并在此后一直都支持小米的融资。雷军小米7月9日正式挂牌的前一天发了封公开信,里头提到“最早期的VC,有一笔500万美元的投资,今天的回报高达866倍”,指的就是晨兴资本。 

还有一个是现在的是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他和雷军私交非常好,两家在2018年春节还一起去瑞士滑雪。

两人也从不掩饰彼此之间的关系,雷军曾经对王川说过:你干什么我都支持。

当时王川旗下的公司有两款产品,一款叫雷石,经常去KTV的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是在中国排名第一的KTV点歌系统;另外一款产品是多看,第一款阅读体验出众的手机阅读软件,并且支持亚马逊Kindle,在2011年的时候,王川还带领团队开发出多看For Apple TV。

雷军第一次邀请王川加入小米时,王川拒绝了,因为当时小米还有太多不确定性,而且和他擅长的领域关系不大;再有就是王川一直都把手底下人当成一起创业的兄弟来看待,要为他们的饭碗负责。

但雷军并没有就此放弃,并且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最终决定出资将多看及其团队收入囊中,并且同意多看股票 可以和小米股票 以1:1的比例进行置换。面对这个诚意十足报价和好友的力邀,王川最终加入了小米。

在雷军最新的公开信中,王川带领的小米电视业务已经拿下了中国第一。

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干

时间回到2010年4月6日,北京,初春料峭。

在中关村的银谷大厦里,雷军、林斌、黎万强、黄江吉喝了一碗黎万强父亲早上5点钟起来熬好送到公司的小米粥,开始了创业。当时的小米只有14个人,早期员工包括李伟星、孙鹏等,他们完成了MIUI的早期工程开发工作。

这其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员工叫管颖智,在一群理工男身边显得很突兀,她的工号是14,现在小米人都称呼她为“管姐”。 

管颖智在大学三年级曾到金山公司实习,后来她研究生毕业之后到了一家国企,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2010年,原来一个金山公司的HR把她推荐给了黎万强。当时几位联合创始人刚搭伙,就在北四环边上的银谷大厦办公,需要有一个人能够承担发工资、员工社保等基本工作。

在雷军面试管颖智的时候,到她正式加入之前,公司的名字都还没有最终确定。她凭借着早期在金山对于雷军的人士,认为这是一家做软件的公司。除了负责一些薪酬福利之类的工作之外,管颖智还负责公司的招聘。如同雷军拉上林斌,林斌又推荐黄江吉、洪锋一样,小米早期的团队大都是创始人们通过推荐然后找来的,管颖智拿着创始人们列出的花名单,一个一个打电话过去约过来面试。

创始团队在金山、谷歌、微软等大公司积累的人脉资源,在小米创立初期的人才建设上起了很大的帮助。凭借雷军和林斌的招牌,小米以“滚雪球”的方式聚拢了一大批人才。雷军当时除了参与MIUI的研发和融资之外,他还有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面试他的员工,小米前100号员工的每一个人他都亲自见过一遍。

同时,为了激励这些早期员工,让他们更有参与感,雷军还决定让员工持股。这个持股方案遵循自愿认购的原则,持股金额上限大约30万元,人人均可参与,最后有约60人投资持股,金额不等,管颖智也是其中一员。

当时,她用的是一部iPhone 3GS手机,此前则是用的诺基亚N70,在手机的选择上她当时可以用“时髦”来形容。但是她并不清楚雷军带领的小米公司要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风口”、“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等,更谈不上能看到未来5年行业会有什么变化。

本着对雷军、黎万强等创始团队的信任,她把父母给她存的10多万元嫁妆钱要了过来,再凑了一点钱,参与了小米的员工持股方案。她另外的想法是,在2010年,这笔钱也不够在北京买房,不如拿来做点投资。当时她父母也不知道什么是小米,更不认识雷军,但是接触过股票 ,最后没有阻拦女儿的决定。

管颖智和她的父母当时也一定不会想到,如今小米上市,他们这些持股的早期员工,有些身家已经过千万元甚至过亿。

“当初其实有两三个人放弃了这次投资持股机会,这几个人后来离开小米之后,再也不许别人在他们面前提起‘小米’两个字。”有接近小米的人士告诉凤凰网科技。伴随着小米完成这次万众瞩目的IPO,除了这些联合创始人,八年来陪着小米一路走来的一些早期员工,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丰厚财务回报。

小米有超过7000名员工持有股票 或者期权,成功上市之后,他们也都将获得资本市场给予的财务回报。

其实,小米很多早期员工在决定加入之前,“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主要目的。小米在成立之初,规模小,连产品也没有,能够吸引到洪锋、周光平等当时各自所处行业的牛人加入,其实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志同道合。

让管颖智等早期员工参股,雷军更多的是想让他们有创业的参与感。创业公司的老板通常都喜欢给员工画饼,比如将来公司上市之后你们会获得巨大的财务回报。但雷军有些不一样,他是一个极具创业精神的人,在招募钱晨的过程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初,虽然已经招募了包括林斌、黄江吉等来自谷歌和微软的技术大拿,但如果最终要做手机,还缺少一个真正懂手机产品和行业的人。2011年,钱晨从摩托罗拉出来之后,雷军通过徐春立拿到了钱晨的联系方式。

起初钱晨并不知道雷军是谁,雷军自报家门的时候,钱晨用一句“对不起,你是谁?我不认识你。”进行回应,但是他知道金山软件,所以两人就此搭上了线。如果说当时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对于钱晨,雷军整整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说服他加盟。

但是令雷军感到意外的是,钱晨对于股权并不热衷,而是看重雷军给多少现金报酬。雷军对于这一点不认同,他认为不在乎股权的人是缺乏创业精神的。所以最后即使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去说服钱晨加盟,但是因为这个不可调和的理念冲突,雷军最终还是放弃了邀请钱晨加入小米。

小米的团队源源不断进来了许多人,管颖智才听到了雷军谈小米的使命。雷军当时告诉他的团队,小米将来要成为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另一点让管颖智印象深刻的是,雷军还说要打破手机行业暴利,让普通消费者都能买到便宜又好用的产品。

雷军已经看到了当时的中国手机市场酝酿着功能机转智能机的巨大机会。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是小米早年间雷军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事实上,在当时的行业环境中,小米也的确是如同坐火箭一样快速崛起。

2010年苹果凭借iPhone 3GS的初露峥嵘而野心勃勃,iOS以及安卓市场份额急速扩张,HTC进军大陆市场,曾引领全球手机市场的诺基亚Symbian以及黑莓BlackBerry份额不断被侵蚀。那个时候, 中华酷联 还沉迷于庞大的运营商定制机市场,尚未崛起。

在2010年8月16日,小米发布首个内测版本的MIUI。当时国内很少有手机厂商专门针对原生安卓系统做ROM的深度开发,依靠MIUI以及小米有意识的去打造社区,与用户进行互动,小米很快便聚集了一大批米粉。

2011年上半年的时候,林斌把高通全球副总裁兼高通风险投资中国部总经理沈劲介绍给了雷军,双方见了一面,那个时候小米连一款硬件产品都没有。据沈劲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回忆,雷军当时给他大概讲了讲小米的互联网模式,介绍了下目前公司的团队成员。

沈劲之前是高通中国互联网服务部的负责人,高通曾尝试自己做手机操作系统,因此他对雷军的互联网模式一听就了解,对MIUI能够以周为单位进行快速更新也比较认可。高通中国做投资最看重的是创新,那个时候中国手机市场正处于功能机转智能机的变革期,沈劲认为小米具备创新,并且当时的联合创始人以及研发团队也比较靠谱,因此决定投资。

其中发生了一个插曲:高通部分中层觉得在小米估值2.5亿美金这轮进入的话太贵了。内部意见得不到统一,最后沈劲不得不找到高通的高层进行沟通,加上当时高通大中华区总裁王翔对小米也很看好,最终通过了投资小米的决定。2015年,前高通大中华区总裁王翔加盟了小米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国际业务、知识产权和法务。

到了2011年底,新一轮融资规模为9000万美元,此时小米估值已经从2.5亿美金涨到了10亿美金。

小米创始团队正式亮相并宣布进军手机市场是在2011年7月的时候,当时揭秘了旗下3款产品:MIUI、米聊、小米手机。随后8月16日小米手机1正式发布,10月正式开售,定价1999元。

国内首款双核1.5GHz手机、基于安卓自主研发的MIUI操作系统、只在线上销售等等。这款产品一经推出之后,在市面上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很快,小米便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从2012年的719万、2013年的1870万,到2014年的时候,小米凭借年出货量6112万台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对于小米和雷军,风口理论、互联网七字诀还有“硬件+新零售+互联网”铁人三项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实际上,小米公司的本质就是两个字:效率。因为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其实就是提升效率,从消费者的视角来解读小米模式,就是高品质、高性价比。

雷军这时候也才能让人意识到,他要打破手机行业暴利的说法,并不只是一句口号。

当时国内的手机厂商,除了运营商渠道,公开零售渠道有的是经销商订购,有的是合作经营,小米这种纯线上自营官方商城预约、抢购,然后厂商直接发货至顾客手中的模式,在当时是一种颠覆。取消中间商赚差价,让小米能够最大程度的缩减成本,去打造低价高配的产品。而线上预约抢购的模式,又让小米几乎没有库存积压的风险

如今看来,小米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手机鼻祖。也正是看到了小米模式的可取之处,2013年前后,大可乐、荣耀、IUNI、一加等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甚至连长期依赖运营商市场的联想,都在随后推出了互联网手机品牌ZUK。

在2013年底的时候,雷军看到了智能硬件和IoT(物联网)的趋势,决定用小米做手机成功的经验去复制100个小米,提前布局IoT。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绕开BAT这三座大山,去开辟出一个新战场。

生态链:一帮兄弟打群架

于是,和小米创业时相同的故事,又在生态链开始上演,找熟悉的人做想做的事。此前甚少露面的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走向前台。

刘德也是其中一个被雷军的人格魅力和理想情怀吸引而加入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很早前,他就是一个在工业设计行业非常知名的人物,在中美设计界都能排得上号。雷军之前曾提到过关于刘德的成就,“ACCD(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建校80多年来只有20多位中国毕业生,刘德是其中之一。”

在他的推动下,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成立,他于2001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系主任。在北京科技大学任教期间,他还创立了一家在工业设计界有名的设计公司,担任首席设计师。随后刘德选择到美国继续深造,2010年,趁着刘德在美国读书中间回国的空隙,洪峰找到了刘德,想拉他入伙,并介绍他认识了雷军。

在他来到银谷大厦807室见到雷军之前,两人并无交集,刘德甚至都不知道雷军是谁,更不知道未来小米会长成什么样。随后他和雷军见面畅聊了一个晚上,感觉和雷军很合得来——刘德在骨子里是一个很喜欢“战斗”的人,最终他主动联系雷军,决定加入小米成为联合创始人,承担小米的“工业设计+X”的工作。

2013年,雷军看到了IoT和智能硬件的趋势,决定孵化小米生态链。

当时雷军对互联网的发展阶段有一个基本判断:第一阶段是互联网,第二阶段是移动互联网,第三阶段是IoT。雷军认为,每个阶段,必会有成就万亿级大公司的机会。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赶上了互联网的风口,而小米手机当年则是踩准了移动互联网引发的换机潮。

在接到雷军做生态链这个任务时,“设计师”刘德感觉这是自己的又一次创业,又一次要从零开始。这让刘德想起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在电影里,阿甘一直在奔跑,在奔跑中他看到了别人不曾看到过的风景,也通过奔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梦想。刘德带领的团队也在奔跑,但并不是蒙眼狂奔。

雷军当时对他说:“要迅速地去市场上扫一扫,抢公司、抢项目。”当时刘德也还没有对生态链有系统性的规划和想法,所以就遵循雷军“抢”的思路和方法。他从小米公司拉出来十几个工程师,用投资的方式,找合适的团队,同时用小米的平台和资源,去帮助他们做出好产品,迅速地布局IoT。

早期,小米生态链在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基于两个原则:一个是找熟悉的人,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沟通成本和风险,彼此之前相互熟悉,合作效果更好;第二个是看产品和技术,不看重商业计划书,有的项目如果产品和技术过硬,在办公室谈一个小时就能投了。

只用了3年时间,在2016年的时候,小米生态链“抢着”孵化出77家企业,其中16家年销售额过亿,3家年销售额过10亿,培养出4家“独角兽”公司。“销售额过亿”是刘德给大部分生态链孵化企业画的第一个“饼”。

当初投资华米的时候,生态链和当地政府谈希望第一你那能做到1亿,第二年3亿,第三年10亿。当地政府和华米的团队都不太相信。结果在小米手环上市的第二年,华米的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

同样的戏码还在紫米科技、智米科技身上上演。在2010年小米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毫无名气,没有一家大的手机制造商敢接小米手机的订单。那个时候,张峰是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第一个答应为小米生产手机。

正是因为这段渊源,雷军在心底里非常感激张峰,并且在张峰决定创业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但张峰从英华达离职想要创业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做什么,于是就是找到雷军问问做什么比较好。

雷军、刘德、张峰三人在雷军的办公室里深聊了一夜之后,雷军就想让张峰做充电宝,借着小米手机的用户群体,可以有销量保证。但是张峰觉得这个业务上不了台面,雷军最终以“如果充电宝能做到行业第一,也是很厉害的”说服了张峰。2012年2月,小米生态链的第一家公司——紫米诞生了。到2013年底,他们推出了第一款小米移动电源,2个月后销量问鼎全球第一。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一种成功,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句话,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小米生态链企业。 

智米科技创始人、CEO苏峻原本是北方工业大学设计系的老师,和刘德是同行,早早就互相结识。2014年,刘德在一家茶馆约见了苏峻,提出小米生态链希望做空气净化器,并且给苏峻描绘了很好的钱景——“三年卖1个亿。”对于这个目标,苏峻并非觉得不可实现,当时,中国北方地区的雾霾天气呈现严重化趋势;其次,苏峻早已开始关注小米的生态链产品,同是“设计师”的他对于精致的包装和产品设计很有好感。

虽然已经心向小米,但是他也有纠结的事情。对于苏峻来说,“大学教师”是一个体制内的工作,能享受许多的福利,到小米生态链创业就意味着要放弃这一切。但是最终,在刘德的召唤下,他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家人,投身小米生态链创建了智米科技。

“老师教学生,本质上也是在打造产品;到小米生态链,也是在做产品。前者是教书育人,后者是用技术去服务百姓生活。但是我内心里更希望能用技术去做成一款好的产品,服务百姓。”苏峻说。

刚成立的智米借用小米的办公位,得到小米在产品设计、供应链上的支持。苏峻的队伍也从只有自己一个人,逐渐变成六个人,再不断壮大,但在忙碌的时候,他也得自己在工厂蹲守,完整经历打模型、试产、量产等过程。跑一遍下来以后,苏峻终于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老师了,而是一个产品经理,也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

成立之后的第一年,智米科技实现了6亿元的销售额,第二年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大关。同时,智米科技也成为了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如今再看小米的生态链产品,布局涵盖空气净化器、电饭煲、净水器、电风扇、空调等多个领域。已经投资超过210多家生态链企业,2017年小米生态链的收入达到了234.47亿元,在整个集团的收入占比提升到了20.5%,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生态链企业,小米就是放大器。”苏峻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来形容生态链企业和小米的关系。如果没有小米,智米能做出一款不错的空气净化器,华米能做出一款不错的智能手环和手表,紫米也能做出一款移动电源。但是小米让这些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品牌和渠道放大。

对于早期的硬件创业公司来说,面临的三大陷阱,依次是产品定义和设计、供应链、宣传和销售渠道。而小米生态链企业具有别的硬件创业公司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小米在产品、供应链和销售渠道都能提供全方位的帮助。甚至,小米拥有超过1亿的用户,意味着生态链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有了用户基础。

在苏峻做第一代小米空气净化器的时候,不管是雷军还是刘德,都在企业和用户的角度给予苏峻不少建议;刘德还亲自带着苏峻跑供应链;而早期供应链企业的新品发布会,只要雷军在北京,必定会为产品站台;小米商城则提供销售上的支持。

这一点在纳恩博身上也有体现。纳恩博并非由小米一手扶持起来的生态链企业,此前更多和小米是合作上的关系。2014年下半年的时候,小米以投资的方式进入纳恩博,纳恩博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标志性时间则是纳恩博随后收购了来自美国的“平衡车鼻祖”Segway。

此外,有了小米的背书之后,纳恩博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提高。纳恩博创始人兼CEO高禄峰对此深有感触,小米甚至派人和纳恩博一起谈下了电机、电池方面的合作,帮助纳恩博将供应链的成本下降将近30%。

此外,雷军本人也非常关心纳恩博。让高禄峰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九号平衡车发布之前,产品名称一直没有敲定下来,纳恩博内部倾向于叫mini九号平衡车。有一天,已经是深夜了,高禄峰突然接到雷军的电话,雷军在电话中建议产品名称定为“九号平衡车”,简洁好记。但也没有让高禄峰必须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做。不过,高禄峰在震惊雷军的敬业态度之余,也对他的意见加以思考,最终将产品名称定为“九号平衡车”。

雷军还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制定了一个规则,也被认为是生态链产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对于硬件产品来说,定价有两种办法:其一是先确定价格和成本,按照成本去选择用料;另外就是先选择用料,然后根据最终的成本定价。前一种办法是保证利润,后一种办法则可以选择兼具品质和性价比。而雷军则要求生态链企业采取第二种办法,这也是为什么生态链的产品始终都被贴上“物美价廉”的标签。

小米电视并不属于生态链企业,但同样也在定价问题上,王川和雷军也有谈不拢的时候。小米电视1发布之前的定价会议上,当时的小米电视业务负责人王川建议将价格定为3999元,但雷军不同意这个做法,认为偏离了小米的产品策略和使命,建议把价格定为2999元。但最终,王川还是听从了雷军的建议,在发布会上宣布的价格就是2999元。

供应链危机爆发

随着手机出货量在2014年走向顶峰,小米在供应链的话语权不断提高,早已不是刚开始做手机时找不到代工厂的尴尬局面。此外,作为小米新业务的生态链和小米供应链也起到了相互的促进作用,小米供应链帮助小米生态链避免了很多创业公司都遇到的坑,而生态链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为小米的供应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如今看来小米对于供应链的管理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这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雷军的挑剔。在2013年的时候,雷军的一位亲戚来北京看望他,来的时候拎了两只甲鱼。雷军是湖北人,清炖甲鱼汤就是湖北菜中一道非常经典的菜。

但是雷军看到这位亲戚说话支支吾吾的,就问他这次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禁不住雷军的再三追问,这位亲戚道出了实情:受所在公司领导的委托,希望能够成为小米的耳机线供应商。雷军进一步细问才知道,在事成之后,这位亲戚可以获得20%的返利。随后,雷军直接把甲鱼扔了,并在事后命令公司把这家耳机线厂商列入黑名单。

雷军对于供应链管理之严格可见一斑,但也无法避免小米为自己的年轻交学费。

在2015年的时候,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速开始放缓,在2016年的时候跌入谷底,全年手机销量大跌超36%,被OPPO和vivo双双超越。

如同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初所说的那样,小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手机行业暴利,红米系列则是让消费者花千元左右的价格就选购到性能和体验都不错的手机。从当时IDC的数据来看,2015年小米智能机出货量6490万台,同比增23.2%,位居第一;华为在其身后紧咬,智能机出货量6290万台,同比增53%。

但是在事实上,小米当时给2015年定的是8000万台的销量目标,按照那个销量,其实是没有完成2015年初雷军定下目标。对于这样的结果,雷军在当年的年会上说2016年开心就好,表示小米将重新调整,忘记KPI,回归初心,重新做极致发烧的产品出来。

那个时候,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小米当年面临着严重的供应链危机,这场起始于2015年的危机一直延续了大半年之久。

2015年1月15日,小米Note正式发布,标配版和顶配版售价分别为2299元起和2999元。顶配版上探到3000元价格区间,这一度让米粉们很难接受。另一方面,小米Note也因为发热过大而在当时饱受用户诟病,口碑扑街、销量也不及预期。

整个2015年,招牌式的1999元旗舰小米5迟迟没有发布,一直拖到2016年2月。种种这些,并不是互联网的风停了,而是小米内部的研发和供应链出问题了。据小米内部员工告诉凤凰网科技,2015年的双11之后到过年,小米当时几乎没有手机可卖。

2016年2月24日,小米正式发布的年度旗舰手机第五代小米手机,是2016年小米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但这款产品发布以后,再次遭遇了产能危机:发布后评价都很好,但是消费者长达两三个月都买不到货。 

“社会我雷哥,人狠货不多。”各大社交媒体都可以看到米粉在调侃小米手机缺货的状况。如果任由这种形势继续发展,对任何一家手机厂商来说都是致命的。

在意识到了业绩快速增长背后产品交付和销售方面的很多问题后,雷军表现出了自己杀伐果决的一面,将一些跟不上公司发展步伐的老员工撤换。

同时,自从2016年5月份开始,雷军开始亲自接管手机研发和供应链,做产供销一体化,交付、质量、创新是他所主要解决的问题。手机和消费电子今天在行业里的比拼,除了销售渠道、价格、品质还有产品定义之外,交付能力也是核心之一。如一款产品在研发和设计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可能会出现的交付问题,另外还需要给供应商做备货准备。

在雷军接管手机供应链之前,郭俊是当时的直接负责人,背地里被内部员工称之为“郭奶奶”。有一次在与三星半导体的合作谈判中,双方争执不下,郭俊直接拍桌子。面对这个无礼的举动,三星高层当时站起来扭头就走了,小米也因此得罪了三星,那段时间没能拿到三星AMOLED屏幕的供货。

这个坑只能雷军亲自去填,在接手研发和供应链之后,雷军在2016年先后飞了四趟韩国,为的就是与掌控屏幕、内存等手机核心元器件的上游供应链修复合作关系。也正是在2016年,雷军解决了手机交付的致命问题。

同时,雷军还把生态链企业紫米科技的创始人张峰找了过来做帮手。他在在英华达积累了丰富的智能手机生产经验,是过来帮雷军重新梳理供应链的合适人选。那个时候紫米已经走向正轨,接到雷军的这个请求之后,张峰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据去年林斌接受凤凰网科技专访时透露,其实不只是手机,雷军所抓的很多事情中最重要是打通小米整个公司的每一个团队之间的合作。那时小米内部还成立了质量监管部门,由雷军亲自监管。在去年11月的一次采访中,雷军表示:“如今小米手机返修率很低,接近于零,骂小米质量不好的人在锐减。 ”

作为二当家的林斌,在小米最困难的时候自然是要配合雷军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

林斌在2016年1月份的时候,把整个小米网团队做了一个内部结构调整,成立了一个销售运营部门。这个部门牵动了小米后端供应链的生产预测,包括核心元器件、前端各个销售渠道的预测,相当于一个枢纽部门。“在没成立这个部门之前,销售部的工作就是使劲卖货,但卖到没货了就抓瞎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一个中立部门去做预测和调控。”

林斌抓销售,雷军抓交付,加上张峰的帮忙,三驾马车效果显著。2017年4月份,小米发布了年度旗舰产品小米手机6,上市之后一直没有遭遇前辈小米5的严重缺货问题。

整个2016年,小米除了补供应链的课,线下渠道也在加速布局。雷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线上零售只占整个零售市场的10%,剩下的90%来源于线下渠道。但按照小米手机的不到5%的综合净利润率,显然是无法复制OPPO、vivo那种重资产的线下模式。

小米布局线下渠道,同时又要保证线上线下同价,如果不想赔得血本无归,就必须想办法保证店内每平米的销售业绩足够高。也就是所谓的坪效,提升转化率,薄利多销来分摊成本。在新零售的探索上,小米也运用互联网的思维。

小米之家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最初是为广大米粉提供小米手机及其配件自提,小米手机的售后维修及技术支持等服务,从2016年开始转型为小米对新零售的探索。它以手机为核心,向电视、路由器、AI音箱以及生态链企业产品展开。

林斌从2004年开始负责小米手机销售,小米之家早期的选址都是他选的,开业前后他都会亲自过去考察。在过去的2017年,是小米之家所代表的小米新零售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全国各地开了200多家。按照小米的规划,2019年小米之家零售店要开到1000家。

2017年8月28日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之家累计客流达到1570万人次,单店月均为519万元,每平方米的坪效是27万元,目前排在世界第二。

新零售布局初见成效,海外市场也捷报频传,小米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强势反弹

逆转!上市开启新征程

“这是小米发展史上意义非凡的重大胜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在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除了小米!”2017年7月7日下午,雷军在小米公司内部手机业务誓师大会上说。

被唱衰了一年多的小米终于可以再次挺起胸脯说话了。

雷军当时公布了一项数据,小米2017年第二季度手机出货量 2316万台,环比增长70%,创下小米季度手机出货量的新记录。在IDC等调研公司的统计数据中,小米2017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也重新回到全球第五。

“连续两个季度的业绩,像钢铁一般坚硬的证明了小米商业模式的伟大。”在去年11月14日小米之家深圳旗舰店开业会后的采访中,全程几乎都是雷军一个人在说。他有理由为此而振奋不已,因为那个时候小米已经提前完成了年初定下的7000万台手机出货量以及营收破千亿元的目标。

与此同时,小米投资了三年多的国际市场,去年回报也全面爆发,尤其是印度市场表现尤其突出,2017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328% ,市场份额已经排名第二,小米品牌成了印度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红米Note4X成为当地最畅销的手机。

那个曾经所向披靡的小米又重新杀回来了。这个时候,小米将要上市的传闻也多了起来。

2014年迅雷上市的时候,雷军让林斌去学习一下上市是什么回事,雷军说:“我做了好多回了,你学习一下。”林斌当时作为迅雷的股东,因此借着这个机会把整个上市流程跑了一回。

“以前不理解上市,就觉得上市肯定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毕竟是公司上市了嘛,大家认可了,上市股票 也能卖了,觉得还是挺激动的一件事情。“但跑一圈下来,林斌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上市是把双刃剑,长期来看可以借力资本市场扩大公司规模。但上市之后,相当于把公司卖给了资本市场,投资人看到的只是公司的过去,关心的是公司的未来,眼里只在乎利益。而企业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高峰也有低谷,很难一帆风顺。

“所以我当时跑回来跟雷总说,我们公司真的要上市,一定要做得很好,很扎实了之后。”林斌当时说。在小米2016年跌入谷底的时候,业内对其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作为投资人,沈劲当时并不担心。因为他最看重的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和生态链的发展,这两部分的业务都在快速增长。

如今,不管是小米手机、电视还是生态链,雷军的这盘棋都到了收官的时候。

根据此前小米招股书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小米手机销量达9140万台,较2016年大幅增长64.9%,位居全球第四;2017年小米海外市场收入超过320亿元,已进入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智能手机销量前五名。

如今小米还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消费级IoT物联网平台,连接了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投资或孵化了超过90家专注于发展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费产品的公司,构建起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消费品三层产品矩阵,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2017年收入为234.4亿元,同比了增长88.8%。

小米商城如今也已是中国第三大3C与家电类电商平台,线下小米之家坪效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苹果。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用户超过1.9亿,2015到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74.7%,毛利年复合增长率69.3%,达到了99亿元规模。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时候,这部分业务的收入占比从去年年底的8.6%提升到了9.4%。

无论是从用户规模、黏性还是活跃度,这部分的业务都将帮助小米在未来跻身全球一流互联网公司之列,长期来看,将有很好的变现能力。

8年过去,快速奔跑的小米商业边界不断扩大,已成为一家兼具智能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的庞大生态型公司。在外界看来,上市公司意味着巨大的成功和财富回报,对雷军来说,上市仅仅是小米新的开始。

今天,这家公司将踏上新的征程,与“世界级伟大公司”越来越近,要知道,这曾是雷军的18岁梦想。


宏观

作为世界首富的美国为何也同时拥有“领先”的贫富分化水平,仅仅是因为为富...

2019年02月28日 11:38
宏观

周五(7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加强影视...

2018年07月13日 17:52
宏观

鲍威尔:贸易政策将提振经济"至少"3年 目前经济良好对渐进加息满意...

2018年07月13日 16:11
宏观

美东时间7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电邮声明表示,将于下周四(7月19日...

2018年07月13日 14:11
宏观

本轮楼市调控可谓范围大、频率高、力度强,哪里过热哪里就有政策出台。...

2018年07月13日 11:35
宏观

近期多次上演“挂牌破净潮”的港股,本周迎来的挂牌上市公司似乎都涨得还不...

2018年07月13日 11:18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郑商所新闻发言人就苹果近期市场热点回答媒体提问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