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3日上午,上海银监局组织召开了“2014年' target='_blank' >上海银行业小微金融服务工作会议”。上海银监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市财政局、市科委、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等各局委办以及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杨浦区科技园区管理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100余家在沪中' 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2013年度小微金融服务推进情况,对2014年上海' 银行业小微金融业务提出具体要求,并点评了“上海银行业第三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开展情况。
会议指出,上海银监局在多方大力支持下,引导上海银行业小微金融服务在发展中求创新,专业化水准和机制建设上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实现了上海银行业小微金融服务在客户数、贷款投放量上的持续增长。截至2013年末,上海银行类小微企业贷款(含同口径个体工商户贷款、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9032.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99.13亿元,增幅13.85%,高于同期银行类各项贷款增幅7.35个百分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含同口径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达到了1218.62亿元,较年初增加243.11亿元,同比增幅24.92%,高于同期银行类各项贷款增幅18.42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上海地区小微专营支行数量增加到189家,其中科技支行34家。小微金融服务网点遍布全市17个区县的各个园区、市场和社区,基本实现小微企业在方圆2公里范围内可找到一家银行网点办理业务。
会议强调,下阶段小微金融服务工作要做好四个方面,一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确保小微企业贷款量和客户数稳步增长,要求辖内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业务拓展能力,全面完成国务院提出的“两个不低于”总体目标;扎实推进小微客户结构下沉,加强对单户授信500万元(含)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拓宽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将信贷资金投向更多的小微企业。解决好服务类、物流类、科技类轻资产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积极探索纯信用贷款的管控模式。二是贴合区域经济特色,聚焦科技金融,探索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模式,一要找准银行资金投入的关键时点,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业运营模式科学对接,尝试相互嵌入;二要借助政府信息平台、高新园区平台、融资担保平台、上海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查询平台、动产质押信息平台等各类外部信息平台,创新多种融资模式;三要提高对科技型企业支持的针对性,探索建立针对性强的专业化风险担保补偿基金,引入多方资金注入,增加风险缓释层级;四要增强对科技金融业务的差异化管理能力,配备专业从业人员,研究合理的风险定价体系,对具备核心实力的高科技轻资产企业,尝试适当提高贷款定价,投放信用贷款,以专门化的管理模式、考核体系以及适度的风险隔离确保业务的健康发展。三是立足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文化,关注小微企业业务特征,设计更多的适合各类小微企业业务特征的信贷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助推上海小微企业健康稳健地发展,为上海产业发展转型作出贡献。四是用好用足外部资源及政策,发展机构特色扶持优质产业,要求各家银行充分发挥既有的特色经营优势,用好诸如“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用足诸如小微信贷奖励和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补偿等政策,定位符合本行发展战略的小微客户集群,制定相应的客户战略、产品战略、渠道战略,并配套相应的战略支撑体系,确保战略得到有效执行,促进各项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
会议还点评了“上海银行业第三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肯定了各家银行在宣传月内以“助小微促升级 防风险 惠民生”为主题开展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在本届宣传月中,在沪银行机构利用物理网点加网络平台相结合,大力普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知识,在沪银行通过向“上海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产品查询平台”投放本行最新的特色产品、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官方' 微博宣传小微金融特色服务,在主流媒体上开辟专栏等宣传方式,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各界对银行业金融服务的了解,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