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是最懂得理财和投资的一个群体。这些大大小小的温州老板们早年靠修鞋子、卖纽扣、做打火机,辛辛苦苦积累下本钱,现在则费尽心思琢磨怎样钱生钱。没受过多少教育,没请过投资顾问,他们以一种与生俱来的草根智慧和地域习性,敏锐地捕捉到任何一个让财富增值的机会。
令人恐慌的炒房团全国人民知道温州人善炒的印象,最初从扫荡全国的温州炒房团而来;而民间对温州游资的恐慌,也是来自炒房团。
炒房的风潮最早是从温州人自家门口开始的。从1998年到2001年,温州的民间资本进入价格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市区房价快速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飙升到超过7000元/平方米。一度,温州竟几乎无房可炒。
到了1999年,温州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上海、杭州等地的市场,并逐渐形成规模效应。2001年,第一支购房团前往上海,与此同时,另一支购房团前往杭州。以此为始,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当地房价一路飙升。
温州人的炒房有三大风格:一是首选投资的是商铺、公寓、别墅。据调查,在沪购买商铺意向的温州人群中,半数以上喜欢购买30-50万元的小商铺,另有一小部分合股购买百万甚至千万元以上的整层商铺、写字楼。二是财大气粗,屡屡采用一次性现金付款的款爷作派,让世人称奇。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