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有关QDII投资的系列文件出台,预示着基金、券商通向境外投资的大门将全面铺开。
据记者了解,多家符合申请QDII业务资格的基金公司与券商早已提前动手,在产品设计、人员配置、托管银行的商定等各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积极准备申请发行QDII基金产品。
业内人士称,考虑到国内机构对国内上市公司相对熟悉,并且有A股与H股之间“天然”价差的存在,未来QDII产品集中投向香港市场的可能性最大。
各大基金抢“QDII第一单”
据了解,目前国内57家基金公司中,有华安、南方、上投摩根等20多家基金公司符合申请QDII业务资格要求,在这20家基金公司中,准备较充分的有上投摩根和南方等基金公司。
“上投‘老鼠仓’事件可能对其首批拿到QDII资格有负面影响,南方基金成为国内第一家首发QDII的可能性最大。”一位基金业内知情人士透露。
“谁是第一家很难说,要看监管部门的审批情况。我们确实准备得比较早,从系统建设、合作伙伴选择、托管银行到产品设计,我们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南方基金副总经理许小松表示。
据许小松介绍,南方基金所准备的首只QDII产品为主动型基金产品,投资于全球基金和港股,计划发行规模为8亿~10亿美元。目前人员配置、内部规则设计、国内主托管银行与国外次托管银行的商定工作已基本到位。美国梅隆集团已与南方基金正式签约,合作开发该QDII产品,并提供全球基金选择的专业指导。相关申请正待证监会审批。
另据记者了解,富国基金国际业务部已经开始着手QDII产品的准备工作,下半年在QDII业务方面会有实质性的进展。此外,深圳的其他几家基金公司也表示,其公司国际业务相关部门正在进行QDII产品的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