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rget='_blank' >杨柳晗
随着' 大宗商品价格的逐渐下滑,商品融资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在青岛港发生虚假商品抵押骗贷事件以来,监管层正在不断加强对于大宗商品融资的规范和管理。
' target='_blank' >银监会近期向部分' 银行下发了《关于规范大宗商品融资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规范相关融资活动,防范虚假贸易,推动商品贸易融资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监管层已经多次预警商品融资风险。4月份,银监会就曾下发《关于开展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快速调研的通知》,要求15个地区银监局上报本区域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的基本情况、风险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贸易套利情况、已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等情况。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一般是指借款人以合法拥有的储备物、存货或交易应收的商品进行质押由银行提供的短期融资业务,融资途径往往包括仓单质押融资、提单融资、' 现货质押融资和信用证融资。
另据报道,针对各类贸易单证抵质押融贷业务风险频发,前述《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对合作方(仓储方、担保监管方)的准入门槛,对拟开展融资业务的仓库制定一系列标准;银行梳理内部流程控制,完善部门分工和各岗位职责,合理设置审批和操作流程;银行需在' target='_blank' >央行征信中心的动产权益登记系统上对仓单进行登记,并将此公示系统与企业征信数据库相关联等。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风险发生在多个领域。据银监会此前报告,钢贸行业不良资产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不良率,煤炭、铁矿石、大豆、木材等贸易领域也都发生了仓单业务违规案件。
今年9月,银监会主席' target='_blank' >尚福林表示,要针对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及信用证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加强真实贸易背景的尽职调查、强化合规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自去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逐渐进入熊市,铜、原油、黄金、铁矿石等价格逐渐下滑,国内进口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也导致银行面临商品融资风险迅速加大。“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融资企业经营困难,也导致质押在银行的资产价值下跌,贷款质量就会恶化,贷款回收的难度就会增加。”一名银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上述银行业人士还表示,事实上,比价格风险更严重的是货物监管风险,因为仓单很有可能来自虚假或被恶意夸大的贸易。
据《第一财经日报》从贸易商处了解,虚假贸易往往是关联公司将大宗商品频繁倒手,表面上看似贸易行为,实质上货物所有权并未发生实质转移,也未被用于实体经济加工生产,表现为货物的“空转”。
除了商品价格下跌之外,由' target='_blank' >于利润冲动,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导致内控松懈也是商品融资骗贷案频发的重要原因。
尚福林近日在2014年上半年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也表示,一些银行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拼规模,拼利润,忽视安全性、流动性,甚至不惜放松信贷标准,放弃尽职调查。这不仅导致企业过度授信、多头授信问题突出,还给虚假质押、重复质押甚至骗贷行为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