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 工商银行((' 601398行情,' 股吧))的数字同样印证着这一迹象。中国工商银行7日宣布,截至7月底,该行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额已突破800亿元,达827亿元。而工行去年的年报数据显示,2006年工行累计发行各类本外币个人理财产品754.9亿元。这意味着今年前7个月,工行个人银行类理财产品销售额已经超去年全年。
在' 股票 市场持续走牛,投资股票 与投资基金带来高收益的背景下,一向收益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相当压力,却何以如此高速度发展?
部分专家指出,这一方面在于银行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扩大的同时,理财需求与理念得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外在推动力。内外双重推力,成就了中国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
但另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向高收益领域渗透,市场上出现了收益率较高的产品,这是银行理财产品得以站稳且快速发展的根本。的确,从目前已成立或正在销售的产品看,部分产品的预期收益水平非常诱人,预期最高收益在20%以上的高收益产品越来越多,有些产品甚至有高达48%的预期收益。短短半年多时间,银行理财产品由过去的固定收益型向高收益高风险转型,这或许是在竞争中,银行理财产品仍然得以高速增长的真正原因。
从目前推出的银行理财产品看,高收益的产品主要为权益类产品,即以投资或挂钩股票 市场为主。这其中包括,打新股的理财产品,投资基金的理财产品——比较洋气且正式的名字为FOF(基金中的基金)。再就是借道信托、联手券商或者基金公司直接投资股票 的理财产品。
去年7月17日,' 中信银行((' 601998行情,' 股吧))率先发售以打新股为主的“人民币理财计划2号”产品,当时的预期年化收益为8.0%。5个月该产品到期后,收益率为7.95%,年化收益率达19.08%,一时为市场关注。此外,工商银行的“稳得利”新股申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 600016行情,' 股吧))的“非凡理财”人民币“好运套餐”等,收益也都在10%以上。
[发表评论] [复制链接] [收藏此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