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银行依赖情结,这源于中国的国情,更因为银行特有的优势:网点多,产品多。与买菜的道理一样,哪个超市的选择多、物美价廉就去那里。在银行这个超级大型的金融超市里,你可以办理的理财业务很多,国债、炒汇、纸黄金、保险、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或者,你还可以向银行的理财师咨询投资建议,甚至,你还可以享受一系列的家庭理财服务。
当然,与国际接轨后,银行理财业务更少不了为超级富裕阶层专门准备的私人银行业务。
“银行超市化”现象的直接根源是人们理财需求的增强。中国的富裕阶层正在逐渐形成。据统计,国内目前20%的人掌握着80%的金融资产,而在全部储蓄中,10%的人占有了66%的比重,国内超过100万元资产的家庭已经超过1000万户,资产在30万元以上的家庭更是不计其数。个人资产的过度集中决定了理财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此外,“银行超市化”还与这轮牛市关系密切。股市催生的财富效应,使人们争相涌后去银行理财,去银行买基金,去银行买打新股的理财产品,去银行买FOF……动则10%以上的投资收益,又是专家理财,产品购买既方便又快捷,让追逐财富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银行。
相信不久的未来,随着理财意识的愈渐强烈和理财需求的增加,银行这个大超市的产品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与去银行购买金融产品将成为人们的两大日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