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在遭遇最大客户的“背叛”后,波音公司曾安排员工加班加点地完成737 Max机型的设计与生产工作,只为从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公司手中抢回客户,而波音却没能料到,这次抢单在八年后将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纽约时报援引匿名的波音公司前员工称,多年前,为了追赶生产进度,重新获得飞机订单,波音的工程师不得不以两倍的效率提交设计图纸。设计上的疏漏和被迫压缩的各项成本或许间接导致了波音737 Max在近五个月中两次发生严重事故。 长期以来,与空客之间的竞争带给波音公司极大的压力。这家成立时间比波音晚上数十年的欧洲公司在商用飞机市场上已经与波音平分秋色,甚至仍在不停地侵吞波音的市场份额。 目前,监管机构正在调查737Max的仓促推出是否直接导致了波音低估安全风险。不过,波音的受访员工表示,他们“对飞机的安全充满信心”。 1 被“赶鸭子上架”的波音737 Max 2011年春季,波音民航用机的最大独家客户,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表示,该公司准备向空中客车公司订购数百架新型节油喷气式飞机。空客不仅是世界领先的飞机生产商,同时也是波音在美国市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一消息是由美国航空的首席执行官Gerard Arpey电话通知到波音公司高管James McNerney的,Arpey同时叮嘱他,如果波音想夺回客机订单,就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 为此,波音公司开始了一场争夺战。该公司放弃了一个约十年的新型客机开发计划,转而大举投入主力机型737的更新计划,并承诺将于六年内完工。 项目启动六个月后,波音的工程师就已经完成了737 Max的初步设计,工程师团队以两倍于正常水平的速度在推进项目,最多时一周可绘制16张设计图纸。 另据纽约时报援引737 Max的一名技术人员称,在开发最初的几个月内,设计师向技术人员提交了草率的设计图,而通常来说设计图中应含有的一系列复杂指令都被省略了,737 Max的一些内部组装设计至今仍然存在着疏漏。 此外,为了尽可能地压缩成本,波音公司要求737 Max机型相较于以往应作出最小程度的改变,以帮助新机型尽快获得认证,并减少飞行员在驾驶培训中所需耗费的金钱与时间,一些更加有利于飞行员操作的系统更新因此而被迫流产。 在这样的高压模式下,仅用了四年的时间,第一架波音737 Max飞机便生产完成。尽管准备过程仓促,但从波音公司官方到前员工纷纷表示,他们认为所生产的飞机仍然是完全安全,且已通过相应检测的。 令人不安的是,波音安全检测的可信度似乎并没有那么强。华尔街见闻曾提到,当波音急于推出737 Max机型以抵御来自空客的竞争时,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管理层敦促该机构的安全工程师将安全评估委托给波音,并迅速批准分析结果。 换句话说,波音委托给FAA做的737 Max安全认证,其实是自己部分完成的。 2 两大民航巨头在中型客机市场的竞争 波音与空客之间的竞争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全球航空航天公司的一系列合并进一步将行业推向了波音与空客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当时,空客的首席销售员John Leahy曾表示:“波音认为我们只是昙花一现,但我们没理由不能拥有50%的市场份额。” 在很短的时间里,空客的年交付量便追上了波音。2018年,波音与空客双双突破了交付量的历史记录,波音以806架飞机居行业之首,空客以800架飞机紧随其后。 起初,当空客在2010年宣布推出波音737的直接竞争机型——A320neo时,波音对此并不在意,公司当时的CEO James Albaugh甚至夸下海口称,航空公司根本不想要空客所生产的飞机,他们已经购买了更多的波音737。 Albaugh判断,波音可以继续生产737直至2020年,在那之前并没有开发新机型的必要。但他的判断似乎出现了失误,A320系列的交付量越来越多,与波音737的差距也越来越大。A320neo也在推出后迅速打开市场。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