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指数收涨于82.67。起先' target='_blank' >伯南克证词讲稿被解读为鸽派,美元指数下挫近30点并刷新四日低位至82.34;随后伯老讲话正式开始后,美元指数大幅反弹,在收复失地的同时进一步上涨至日高82.91,因尽管本次伯老讲话依然模棱两可,不过市场担心' 美联储随时会提早缩减购债。
' 数据解析
' 德国经济智库ZEW和' target='_blank' >瑞士信贷联合公布的数据显示,瑞士7月ZEW投资者信心指数升至4.8,预期会升至6,前值为2.2。数据并显示,瑞士7月ZEW经济现况指数升至26.2,前值为21.7。ZEW投资者信心指数高于0表明投资者预期经济将扩张,低于0表明投资者预期经济将萎缩。
' 英国国家' target='_blank' >统计局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6月失业金申请人数大幅减少2.12万,创三年(2010年6月份以来)最大降幅,失业率下降4.4%至2009年2月份以来最低水平;但薪资增速仍然疲软,凸显出消费者开支不旺仍然威胁到该国经济复苏。
美国' target='_blank' >商务部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美国6月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双双下滑,进一步证明经济活动在第二季度大幅放缓。美国6月新屋开工总数年化83.6万户,为2012年8月以来最低;6月营建许可月率下降7.5%,创两年多来的最大降幅。
' target='_blank' >央行动态
' 英国央行7月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货币政策委员会(MPC)本月在新行长卡尼主持的首次会议上,一致同意维持量化宽松(QE)规模在3750亿' 英镑不变,并维持指标利率在0.5%不变。纪要显示,关于实施门槛与前瞻指导的任何声明会在8月7日随通胀报告发布。
美联储7月17日发布的新一期褐皮书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在6月份至7月上旬继续以小幅至温和的速率增长,而在全美多数地区,制造业活动状况仍在继续扩张,12个地区联储辖区中的多数都出现了制造业订单、出货量或者产量增长的状况。
' 日本央行7月17日公布的6月会议纪要显示,延长资金供应的操作应能加强市场信心,并能帮助限制利率波动,但该操作或被市场误解为对货币政策的修正;灵活的政策显现出效果,CPI将温和增长,经济正在温和复苏;然而其他经济体的回暖延迟可能令日本经济的复苏推后。
' 加拿大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不变,并誓言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因为仍然存在三大关键因素。' target='_blank' >加拿大央行指出,只要经济中仍存在大量闲置产能、通胀前景疲软且家庭失衡状况出现恶化,就会维持利率政策不变;久而久之,随着上述条件正常化,预计利率政策也能够正常化。加拿大央行认为,相比4月份预期,整体前景几乎没有变化;经济前景所面临的风险是平衡的。
高官讲话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进行半年一次的货币政策听证之前,发表了公开讲话。伯南克重申,美联储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不过缩减购债无既定时间表,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展望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调整方向可以是双向的,既可以增加也可以缩减购债规模。购债步伐可能更快或者更慢,这取决于经济前景。可以说,伯南克此番公开讲话对美联储的立场诠释得十分清晰。从其要点看,与6月18日至19日议息会议后的讲话并无原则性差异。
市场见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如果中国不能兑现经济改革承诺,提高内需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那么到本10年结束时,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下降一半至4%左右。IMF在中国经济年度评估报告中表示,留给中国改变现有发展模式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当前的模式对外依赖出口,对内则依赖基础设施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根据中国' target='_blank' >财政部网站周三发布的一份发言稿,财政部长' target='_blank' >楼继伟表示,今年中国不会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但将着眼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作一些政策微调。楼继伟在上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发表主旨发言称,短期宏观经济政策不会作大的调整,将主要采取支持增长和就业的措施,把更多精力用于推动下一轮改革。
早在今年5月,全球对冲基金就站上了抛售美债的第一线,抢在了美债收益率上涨之前率先出售美债,而那时候各国央行还在坚定地购入。
根据美国官方数据,今年5月,位于加勒比海,比利时和卢森堡的私人海外账户出售了总计达515亿美元的美国公债。这些地区是对冲基金账户的大本营,可以反应出对冲基金资金流向情况。美国TD Securities的分析师评论,“我们认为来自加勒比海地区账户的大举抛售代表了快钱正迅速撤离美债,预计这种趋势会在六月延续并且加速。”然而,根据美国财政部周二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同期,多家海外央行在5月大幅购入美债,总额达403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央行的购买力尤为强劲,中国5月增持美债252亿美元至1.3159万亿美元,持有美债数额创历史新高,为美债的第一大外国持有者。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