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正尝试各种创新。在央行连续加息、CPI连创新高的现实环境下,周期短、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日益受到追捧。
现象“打新股”热衷活期化据悉,最初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往往要锁定投资者资金半年以上时间。近日记者发现,银行新推的打新股理财产品越来越重视资金流动性。
近日,交行在深推一款近似活期储蓄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市民投资该产品不需要将资金转移到其他账户,只要在银行柜台签订购买产品协议,即可自动参与交行成立的每期新股申购计划。市民只需在账户上保留5万元以上,银行在新股抽签前3天会通知客户,前一天扣款(扣款金额为签约时设定的最高金额)。新股抽签结束后,未中签的资金在6天内自动返回投资者账户,中签的资金和相应的收益将在新股发行后3天内返回投资者账户。
工行、交行、中信等银行在推出打新股理财产品时也增加了产品的流动性。如光大银行推出了阳光理财资产管理计划“同赢十号”。该产品属于打新股类理财产品,产品的最长投资期限为1年,投资期内有两次开放赎回的机会。工行近日推出的4款打新股理财产品也宣称,“客户可于理财期内每月第4个工作日申请违约终止,赎回全部或部分理财资金。”
此外,中信银行上月上柜销售的一款打新股理财产品,将优质信贷资产列入产品投资范围,忙时“打新股”,闲时放贷,从而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分析产品收益率有所下降持续两年的牛市,使得打新股理财几乎成了稳赚不赔的投资途径。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大量推出“打新股”理财产品,即集合投资者的资金用于申购新股。虽然新股的中签率低,但理财产品集中的资金量大,网下及网上均有资格申购新股,中签机会大大高于个人投资者,今年以来新股疯涨,有的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甚至超过300%,从而推高这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不过有业内人士称,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群起打新股,参与打新股的资金越来越多,市场中签率随之下降。目前打新股理财产品平均年收益率为7%左右,与去年年底同类产品10%的年收益率相比,已经有所下降。
有理财专家提醒,银行对外宣传的收益率都是预期收益,并不能保证到期之后一定能够实现。此外,“打新股”理财产品的手续费率不能忽略。如果某款产品一年的收益率是4.5%,表面上看来比银行利率高,但是它的手续费若超过1.5%,那么就不如同期存款划算了。一般来讲,理财手续费包括固定与浮动收费两部分。其中固定费用根据不同银行、不同产品有所不同,而浮动管理费则会取决于最终的收益。如工行推出的第2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新股申购型(A类一年款)就规定,如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于5%(扣除相关费用后),投资管理团队对高于5%、低于15%(含15%)的收益部分按15%的比例收取业绩报酬;对高于15%的收益部分按25%的比例收取业绩报酬。
指引选产品应关注资金流动性及费率业内人士称,“打新股”产品的风险较低,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风险。如果市场上的“打新”资金过于充裕,中签比例降低,可能会拉低产品的预期收益。如果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则打新股理财产品在理论上存在亏损的可能。对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打新”产品,投资者该如何选择?理财专家提醒,一般银行提供的都是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即在理想状态下理财产品的收益,并非能有百分之百的保证。同时,理财产品说明书上标注的收益率一般指的是年化收益率(即将短期期限收益折算成年收益率的数值),但对于“打新股”的理财产品而言,有的期限只有3个月或者6个月,这就需要将年化收益率除以12并乘以产品期限,从而得到产品的实际收益。
其二,近期推出的不少“打新股”理财产品,都增加了报酬提取条款,当投资收益率超过一定水平后,银行将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作为报酬,投资者在购买这些理财产品时还需特别注意这些条款。在购买产品时看清具体条款,要明确银行可能收取的手续费,如在超过多少收益率上,会拿多少分成,收益率要扣除多少费率。
此外,要密切关注资金的流动性。目前“打新股”产品的资金赎回有几种方式:大部分都不可以提前赎回,只有到期方能拿回本金和收益;第二种是在规定的时间可以退出,如有的产品规定可以在每月初的几个交易日退出;而随时可以退出就是最灵活的产品了。
打新股理财新品一览光大银行近日推出的“同赢十号”打新股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5%~18%。
中信银行的“新股支支打”,预期年收益率为4%~15%,其另一产品“新股月月打”,预期年收益率为4.5%~15%。
工商银行于9月12日至25日限量发行新股申购的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5%~15%。
交通银行于9月13日推出“得利宝·天蓝-新股随心打”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