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基金暂缓发行,存量基金纷纷暂停申购,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被CPI“吞噬”,QDII成为理财市场走俏的产品。不单QDII基金热销,银行系QDII也明显升温。据悉,' 建设银行((' 601939行情,' 股吧))24日发行的最新一款QDII,首日即募集资金超过20亿元,创下同期银行境外理财产品发行首日募集的高点。
QDII投资价值开始凸显
理财产品销售的冷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赚钱效应。A股市场高位震荡,上涨越来越艰难,A股基金接二连三挂出“免战牌”。相比之下,美元降息和直投港股双重预期下的香港股市异常风光。周一,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双双突破了26000点和16000点,再创新高。其中,国企指数大幅扬升4.54%。
已发行的银行系QDII,出现业绩回升,一改之前的“苦恼”形象。中行首款' 股票 QDII——中银稳健增长(R),9月25日公布的净值为1.2454元,较8月20日一度跌破面值时的0.9948元,上涨了25.19%。建行首款股票 QDII——“海盈1号”,最新披露的9月20日净值,也已由此前跌破净值回升至1.0148元。业内人士称,从工行、东亚等银行QDII的投资方向看,估计都在近期的港股大涨中获利不菲。
若单从8月下旬以来表现看,个别QDII甚至跑赢了同期的上证指数。中银稳健增长(R)上涨25.19%的期间,上证指数的涨幅为17.79%,上证50ETF是16.46%。
对于投资者来说,尽管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都处于创新高的阶段,但港股的估值低,市盈率优势明显。有关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6年的上证指数年涨幅分别为19.18%、57.13%、-20.62%、-17.52%、10.27%、-15.40%、-8.33%、130.43%。而在同期,每年都有比A股市场更加风光的境外市场。即便在A股市场走得最牛的2006年,香港恒生国企指数也上涨了78.13%。
中行人士称,虽经历了大幅上涨,但很多新兴市场地区股票 的估值,仍远低于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处于10至20倍之间。QDII投资价值之一,是综合经济增长和股票 市场的估值水平,在全球市场配置资产,从而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