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黄金网12月26日讯 近日,明明债券研究团队在其2018年货币政策展望报告中称,未来在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下,放量和加价的“量价分离”的组合将得到延续。央行可能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非对称加息,即提高存款基准利率同时保持贷款基准利率处于当前水平。
银行" alt="中国人民银行" width="550" vspace="0" height="336" border="0"/>
报告指出,价格方面,央行将根据实际情况渐进跟随美联储加息以维持中美利差、稳定汇率水平的有利条件。很有可能延续12月加息的步骤,加快加息节奏、缩小加息幅度,小步快走加息。
“从量上看,央行将继续通过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投放、SLF等定向投放的方式进行数量供给。并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进行结构调控,保证经济稳步增长和经济韧性。”明明团队表示。
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美联储实施了年内的第三次升息。随后,中国央行当日也“小幅跟进”,上修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中国央行将7天和28天的逆回购利率分别小幅上调5BP至2.5%和2.8%。同时还开展2880亿元1年期MLF操作,并提高操作利率5BP至3.25%,为本月第二次续作。
去年12月和今年3月美联储两度加息后,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包括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都出现了上调。不过今年6月美联储再度加息,央行并未跟随上调公开市场利率。
这一举动略超过市场预期。相比前几次上行10个基点,这一次利率上行的幅度也下调到了5个基点。
针对此次央行跟进上调利率的原因,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当时表示,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市场普遍关注中国是否会跟随加息。由于中国尚未完全利率市场化,仍要区分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前者已经数次提升,与后者出现一定缺口,是否有必要将其填平。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周三表达了他的否定意见。
盛松成认为,从当前经济运行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应当谨慎对待利率的调整,尤其是存贷款基准利率。
在盛松成看来,之所以不支持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一是我国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需审慎对待基准利率调整;二是目前我国物价压力不大,CPI同比增速有所回落。11月,CPI同比仅上涨1.7%,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同时,CPI环比零增长,而上月CPI环比增速为0.1;三是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会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至于市场利率,盛松成同样认为目前没有提升的必要。虽然美联储缩表、加息,美国税改等多重外部环境在变化,但201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不紧不松,“以不变应万变”。
外汇
中国央行12月25日(周一)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设定为6.5683,较...
2017年12月25日 09:45外汇
中国央行12月19日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设定为6.6098,较上一交易...
2017年12月19日 09:23外汇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有利于稳定中美政策利差,在价格...
2017年12月15日 09:02中国央行“加息”之后,沪深两市均走弱,截止收盘跌幅稍有收窄,上证指数跌...
2017年12月14日 15:13国际
香港金管局今晨跟随加息,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75%。...
2017年12月14日 10:50外汇 2017年12月14日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