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至2006年,我国在岗职工的工资平均每年递增均在12%以上,这让普通公众享受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资料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平均收入继续增长,前9个月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7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其薪资比去年第三季度高出2600多元,增速提高4.6%。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国有经济单位平均工资为17819元,增长20.8%,均领先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城镇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平均工资为16145元,增长15.6%;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增长18%,平均薪资为9996元。
多项政策提高工资
“去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21001元,平均每天83.66元,从前三季度的数据分析,今年的上涨幅度预计要比去年高出15%以上。”昨天,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向早报记者表示,“这是国家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企业提高职工工资的结果,这也让普通公众享受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需求。”上述专家称,由于企业工资分配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指导督促各地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去年全国有29个省市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是调整范围最广、调整幅度最大的一年,30个省区市颁布实施了小时工资最低标准”。此外,国家还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工资指导线,积极指导各地调整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标准,上述措施都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工资。“不过要注意到,平均工资并不等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纯收入,这只是一定时期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要大于可支配收入。”上述专家称。此前国家统计局宣布,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6元,同比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
不会提高劳动力成本
实际上,自2002年以来的四年中,我国在岗职工的工资平均每年递增均在12%以上。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2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而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9.2%,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针对有人担心中国职工工资逐年递增,将带来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使得“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向早报记者表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还远没有达到会削弱‘中国制造’竞争力的程度。根据预计,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会在2013年达到一个峰值,此后至少还能再维持10年,在这期间中国劳动力的供给是不会出现短缺的。”牛犁认为,劳动力成本上涨,只是对粗加工业企业影响会比较大,因为这类企业基本是依靠压缩劳动力成本获得利润的,即使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地方,也不会影响“中国制造”。“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也将因此转移到中国,对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大有裨益。”牛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