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今日称,7家" 上市银行或将被动态调整拨备覆盖率,包括五家国有大行和"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
目前,国内官方规定的" 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50%。
分析师此前指出,少提拨备对银行2016年盈利影响较大,有望保住正增长。虽然只是账面数字变化,但改善了部分监管指标,能间接帮助" 银行业务开展。
据财新今日文章,"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可能将被下调至130%;" 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可能将被下调至140%;" 中信银行(" 601998," 股吧)、"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 华夏银行(" 600015," 股吧)将维持官方150%的要求不变。对此银监会表示,该办法仍在研究之中。
实际上,上月媒体就曾广泛报道过监管层考虑降低银行坏账拨备覆盖率。
2月16日,彭博社称,中国国务院正在考虑降低银行坏账拨备覆盖率。报道称,银监会尚未确定具体细节。其中两位知情人士称,有些大型银行已经用120%的覆盖率来做2016年预算。
17日财新称,在春节前夕,多家大行对银监会等多部门高层表达了降低拨备覆盖率这一监管指标的诉求,监管层表示将根据经济形势抓紧时间研究,尽快回复。
21世纪报道18日称,银监会回复其记者表示关于将拨备覆盖率下调,暂未有新的消息。
"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杨荣则指出,在与上市银行调研中了解到,监管层的确在考虑将拨备覆盖率下调,但下调幅度未定。
目前银监会的两个指标,一是拨贷比(拨备/贷款)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拨备/不良贷款)不低于150%。两者均需达标。
拨备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主要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拨备原理,即预估一个损失率,然后提取,用来冲抵未来的真实损失。
银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较2014年底大增51.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较2014年底上升0.42个百分点,较2015年三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这是该数据连续第10个季度环比上升。
"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王剑此前在" 研报中表示,从中可以算出一个“临界”不良率,即1.6667%。2015年末已经达到“临界”不良率。而到了2016年,预计很多银行的不良率会超过1.67%。这意味着,随着今后不良率继续上升,拨备覆盖率是考察拨备计提充足性的指标。当不良率超过1.67%时,只要拨备覆盖率超过150%,那么拨贷比就肯定超过2.5%。银行计提拨备时,只要盯好150%的拨备覆盖率即可。拨备覆盖率是考察拨备计提充足性的指标(只要它达标,不用看拨贷比)。
仅农行银行不良率超过1.67%,但其拨备较为充足。部分银行不良率已经逼近1.67%,它们的拨备也较充足。其他银行不良率未到1.67%,但有几家银行拨贷比已破2.5%(目前对2.5%的监管没那么严格),拨备覆盖率也向下逼近150%。
因此,这些银行2016年不良率继续增加后,若继续执行150%标准,拨备计提压力就很大,会使2016年盈利更加恶化。
若执行120%的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则将大幅减轻2016年的拨备计提压力。当然,有此放松监管需求的也仅仅是个别银行,因为上市银行毕竟还是银行业中的较优者。
很多银行不良率未到1.67%,他们更多受到拨贷比2.5%影响,如中信银行(不良率1.42%,拨贷比2.53%),只要它2016年继续满足拨贷比2.5%,且不良率仍不超1.67%,那么拨备率就不会跌破150%,该调整与它几乎无关。而三家不良率不到1%的城商行,与拨备率调整新闻更无关系,还是会按原来自己的节奏计提拨备。
王剑表示,银行可少提拨备,部分盈利压力较大的银行,可以缓解压力,有望保住正增长。但从投资学上看,这只是账面利润变化,并不代表银行真实创利的变化(甚至真实创利是下降的,因为账面利润提高后,多交税了)。如果我们沿用EVA估值模型,剔除拨备影响,把真实不良情况代入模型,那么此次调整对股票 价值几乎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