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资产管理人纷纷涌向欧洲股市,显然,是强势回归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数据给了他们这样的信心。但" 欧洲央行行长" 德拉基(Mario Draghi)在上周给欧洲经济复苏泼了一盆冷水,称" 欧元区经济有下行风险,重申应在较长时间内让利率维持在当前水平或者更低。
对此,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也认为,最近基于制造业PMI的一些乐观预期并不足以判断经济增长,有迹象显示PMI值与经济增长趋势的关系已被打破。对" 欧元区外围国家而言,在经济危机前PMI值的50枯荣线可能意味着积极增长,但如今可能只意味着平稳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因为外部信贷吃紧让渐佳的市场信心很难转化为经济活跃度。
欧元区危机之前,PMI值为50趋向于和外围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正负增长的分界点吻合,因此,这一数据被广泛认同为可解读未来增长趋势。欧元区外围国家在危机之前外部融资充裕,如今的情况俨然不同。结果就是,外围国家经济增长趋势可能是下降的。也就是说,曾被视作对应于正增长的PMI值50,如今可能只是对应于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以制造业PMI判断增长趋势在欧元区已经失效,这在外围国家如" 意大利、" 西班牙、" 希腊和" 爱尔兰尤为明显—这些国家外部融资吃紧。但没有证据显示欧元区核心国家的" 德国和" 法国有类似PMI数据与经济增长趋势关系被打破的情况。
直观地说,这表明渐佳的市场情绪在核心国家持续转化为更高的经济活跃性,但在外围国家可能并非如此,因为企业家们无法获得更多外部融资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