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适宜' 玉米生长的降水、光照、土壤等地理因素,' target='_blank' >吉林成为我国玉米种植大省和主产区,同时也孕育了世界三大' 黄金玉米带之一的“吉林玉米带”。不过,位于吉林西北角的洮南,长期以来却因“十年九旱”等不甚乐观的自然条件,成为整个吉林省玉米种植的短板之一,不少农户也因种植玉米收入欠佳或前景不稳纷纷转向种植杂粮。
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 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 大商所”)调研团队奔赴洮南,却见证了当地玉米种植图景之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多方联合发力,玉米种植已经渐趋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并形成“订单种植+供应链销售”特色,夯实了产销基础;在此过程中“' 保险+' 期货”等金融手段充分发挥功效,为稳定农户收入保驾护航。“洮南模式”不仅续写了期货服务“三农”的新篇章,还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提供了可参考的范本。
“洮南模式”初见雏形
此次调研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耕”准备期,再过一周,玉米播种工作就要启动,不少土地上已经开始了“翻地整理作业”。 返程途中,记者偶遇了两位年近七旬的洮南市安定镇明星村村民,他们正在田间地头观看飘扬着“浙江' 物产中大(' 600704)集团”旗帜的大型翻地机翻地的场景。据他们介绍,“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已经不种地、去外面打工了”,留下来的多为老弱农民,无力负担种植,因此选择了土地流转。他们说,土地流转前,每家三五根垄的狭小耕地,没法引入大型机械;现在土地流转后,大部分种植环节都靠机器完成,偶尔会有一些需要人工做的“小农活儿”,他们还会过来帮忙。
翻地机上出现的浙江物产中大集团其实也是洮南农业产业化故事的主角。该集团作为浙江省属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已成为浙江、吉林两省对口帮扶、深入合作的典型。其旗下成员企业浙江物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江物产化工”)便是洮南“订单种植+保险+期货+供应链销售”试点的主导龙头企业之一。
据了解,浙江物产化工与洮南市元润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元润粮油”)多年来一直是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双方深化合作,共同出资9000万元,扶持当地王洪艳家庭农场(下称“洪艳农场”),在洮南开展土地流转、引入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服务,将粮食贸易延伸至粮食种植。
浙江物产化工千里迢迢奔赴大东北与当地家庭农场合作“深耕”土地,希望通过自己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来改造提升东北大粮仓的玉米种植产业,助力当地种植户丰产、丰收。如今,元润粮油已是当地不折不扣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营粮食及农副产品购销和深加工、仓储、烘干、运输,并逐步打通农业产业链多个环节,目前该公司已经实现绿色循环优质高效发展农业,包括能够利用农田废旧滴灌管进行自主生产节水设备贴片式、迷宫式滴灌带,利用秸秆再加工生产生物燃料等。
洪艳农场的主要负责人王洪艳也由普通农民升级为现代农业的职业经理人。2018年洪艳农场流转土地涉及农户22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人,种植面积达2.57万亩,并在浙江物产化工支持下进行了种植品种改良并引入覆膜滴灌、卫星遥感等高新农业技术,开展农业产业化规模种植。2018年,浙江物产化工、元润粮油、浙商期货、' 太平洋(' 601099)财产保险(下称“太保产险”)等主体通力合作,构建土地、金融互助、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业技术、仓储、物流、销售“十位一体”的“订单种植+保险+期货+供应链销售”的全产业链风险管理模式,实现“种植产业链、金融服务链、销售供应链”的有机融合。
其中,种植产业链上,家庭农场进行土地流转并负责玉米的种植生产和田间管理,元润粮油为其土地流转、管理水平提供担保背书;同时,浙江物产化工提供金融、技术和管理服务,统一机械化播种、施肥、收割并为生产加入更多高科技。金融服务链上,通过浙商期货及浙江物产化工的出资补贴,当地农场购买太保产险的玉米区域收入险;太保产险同步向浙商期货购买玉米看跌' 期权转嫁风险,浙商期货在玉米期货市场实现对冲,分散粮食价格波动风险。销售供应链上,元润粮油以基差贸易的方式收购玉米,并通过浙江物产化工玉米供应链平台销售,销售利润与农场和流转土地的农民共享,并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为产业链披上护甲
据了解,玉米是洮南当地农户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洮南的玉米产量处于偏低水平,种植效率低下,经常碰到缺技术、缺市场、缺资金、增产不增收等情况,而且农户缺乏风险管理工具,严重打击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2016年国家取消了玉米临储政策,市场化机制下玉米价格波动增加,农民售粮收益不确定性增高,也让当地玉米种植的“无奈”更加显露出来。
2018年,洮南洪艳农场“保险+期货”玉米收入保险试点落地生根,成为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备案项目之一。该试点成功解决了以往当地玉米种植在诸多方面面临的窘境,不仅引入了更多技术、市场、资金支持,还保障了农户的稳收、增收。
据介绍,作为“洮南模式”中的关键环节,2018年洪艳农产投保的保险区间为2018年6月15日-10月15日,保障种植面积为2.57万亩,覆盖所有流转土地,承保数量为2万吨,采取的是“收入险”模式,目标亩产0.78吨,目标价格1810元/吨,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保障水平设定为90%,即保障目标收入为1266.91元/亩;保费为88.68元/亩,其中浙商期货补贴62.08元/亩,浙江物产化工出资26.6元/亩。
到2018年10月15日项目了结时,玉米期货市场价格为1867元/吨,通过测产,农户实际亩产0.662吨,即农户实际核算每亩收入为1235.8元/亩,保险公司每亩赔付31.11元,2.57万亩玉米共赔付80.02万元,保障了农民在减产情况下不减收。
浙江物产化工产业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高泉都表示,在玉米种植受灾、产量下降的背景下,该项目成功发挥了收入险的优势,为参保农户成功避免了减收风险。“收入险兼顾了农业生产中价格和产量两个核心变量,增强了对农民收入的防护力度,能更有效地满足农民多层次的风险管理需求,”他说。此外,基差贸易也是该模式上的重要环节。洪艳农场和元润粮油分别作为供、需方,二者约定以玉米C1901合约成交价格减200元/吨作为最终结算单价。浙商期货项目负责人蓝旻介绍,这个基差包含了运费、检验费、仓储费等。2018年9月10日,洪艳农场于1920元/吨位置点价,扣除基差后确定' 现货销售价格为1720元/吨,浙商期货和浙江物产化工指导元润粮油在期货市场通过套保交易对冲风险;12月上旬,洪艳农场交货1.7万吨,元润粮油支付粮款2924万元。记者了解到,当地11月玉米新粮均价为1700元/吨,相较当地其他农户,农场通过基差贸易获得额外收益20元/吨,总值34万元。
据元润粮油董事长韩龙介绍,他2016年曾尝试通过土地流转发力产业化种植经营,但那时的规模和现在比不能同日而语。他强调,浙江物产化工、浙商期货以及太保产险等主体的加入,已经让洪艳农产的玉米种植升级为“3.0版本”,相较于以往自己种地的“1.0版本”以及自己流转土地进行种植的“2.0版本”,已经有全面的进步和创新。
一方面,由于流转的土地面积大且分散,引入第三方卫星遥感监测手段,数字化监控玉米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不仅能实时了解农场情况,也能为保险测产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农业种植经营是个“风险系数”较高的领域,种植规模大了必然少不了避险需求。在“洮南模式”中,“保险+期货”以及基差贸易等形式,便是为产业链规模的壮大披上了一套护甲。
记者发现,“洮南模式”带来的不仅是丰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更包括一套相对成熟的金融避险方案。韩龙表示,虽然自己之前对期货有所了解,但“在真正运用上却不是那么接地气”。“我们合作之后就明明白白地把期货套期保值运用上了……这个3.0版本单靠我们是做不了的,”他说,“这也是我们3.0版本的创新之一,只有创新了、比别人先行一步了,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站稳脚跟。”
试点延伸信心足
2018年洮南试点项目为当地玉米种植农户打造了农业产业链的“产销闭环”,结出“累累硕果”: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化标准化种植,试点地块亩产同比增产8%;农户通过基差点价,较洮南当地市场价格获得额外销售利润20元/吨,扣除种植支出等成本,种植利润达到80.68元/亩;合作社农户可分享项目利润5%的分红;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当地生产力,更多农民可选择外出务工获得更高收入。
“我对我们这个事业信心十足,因为跟浙江物产化工合作之后,弥补了我们很多短板,整合了很多资源,而且这种整合是全方位的。我有管理经营团队和土地流转平台,浙江物产化工有风险管理经验、资金和产业链平台,两个平台完美地组合才能创造火花,把这个事业做起来,”
浙江物产化工项目负责人郝春明表示,“我们今年规模做大了也不怕,虽然投入成本有所增加,但是我们心里有底。高新技术、先进风险管理工具的引入,我们对打造物产农业产业化服务平台满怀信心。”
据介绍,目前洮南土地流转规模已经达到6.75万亩,比去年的2.57万亩依然高出近两倍,土地流转规模也扩展至七八个乡镇;项目将集中利用其中的四五个乡镇形成示范效应,为未来进一步扩大规模打下基础。
据介绍,2019年,浙江物产化工和元润粮油将继续联手探索开展农业产业化种植,并从扩大规模、优化方案和申请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另外,项目还将对“避险方案”继续优化,如采用玉米场内期权对冲,降低成本,优化再保险方案,降低保险公司风险等;同时,项目还将加大资源申请力度,争取浙吉两省政府资金、农业农村部资金以及挂钩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和期货交割库等,更好提升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
“洮南模式”中,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等多方联合,延长了产业链、保障了供应链、完善了利益链,将小农户纳入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该模式如若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认可和实施,将有利于打开大宗' 农产品(' 000061)收入保险和产融合作的市场空间,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稳定的预期收入。
自2015年大商所首创“保险+期货”模式以来,面向粮食主产区农户、合作社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对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部署“三农”领域“硬任务”,要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 “保险+期货”试点,支持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这已经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支持“保险+期货”模式,显示出该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