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外汇10月14日讯在' 美国为避免债务违约苦苦挣扎之际,亚洲各国决策者自信可避免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严重冲击。
除日本这个安全港外,从' 韩国到巴基斯坦,亚洲各国' target='_blank' >央行积聚了共约5.7万亿' 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许多是在过去五年' 美联储大量印钞期间建立的。
亚洲各国央行努力确保有很充裕的外汇储备用来回购本币,希望能避免资金外逃发展到毁灭性的程度。
本周' 数据表明亚洲国家外汇储备继续上升,路透追踪的12个亚洲经济体外汇储备数据表明,7-9月这些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增加了约867亿美元。
中国坐拥全球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路透调查结果估计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57万亿美元,单是在过去三个月中可能就增加了680亿美元。
此外,亚洲各国致力于削减债务,并强化外汇互换合作,这样在必要时可以借用邻国的外汇储备,从而提供了进一步的保护。
过去两个月中,印尼与中国和日本间达成的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合270亿美元。中国和韩国在今年6月则同意将规模约6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在到期后再延长三年。
此外,东盟10国内部原有的货币互换机制已扩展至中国、日本和韩国。
但这些机制的效果仍有待考验。
分析人士称,在发生危机时启用货币互换机制,可能凸显某国面临的风险,从而引发市场恐慌。
韩国外换银行(KEB)分析师Chung Kyung-parl说,“货币互换机制的意义,在于表明"万一发生了最糟糕的情况,有这些来支持我们,不会发生违约的情况"。”
“但动用互换机制会传递出负面讯号,决策者不能让自己陷入必须借助互换协议的境地。”
而且这些外汇储备的作用可能也有限,因为其中的五分之三是美元,主要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和其他美国资产。
而一旦美国发生债务违约,前述美元资产就会贬值,然后就像2011年美国信用评级被调降时那样,投资者反而逃离风险较高的' 新兴市场,纷纷抛售亚洲货币,换成全球通用货币美元。
新加坡星展银行(DBS)经济学家Gundy Cahyadi称,我们仍认为外部流动性风险是可控的,从近几周印尼股市和债市的资金流入看,外国投资者仍乐于在亚洲投资。
' 印度央行(RBI)近日称其9月外汇储备增长了2.9%至957亿美元,尽管这仅仅够五个月的进口需求;' 菲律宾外汇储备微升至830亿美元;' 泰国外国储备则从8月底时创下的低位1,687.7亿美元增至1,722亿美元。
泰国央行副行长彭潘(Pongpen Ruengvirayudh)说:“我认为,我们当前的外汇储备足以应付任何波动。”
印度财长奇丹巴拉姆(Palaniappan Chidambaram)说:“谁也不能说我们已经做得足够了。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事,但还有许多其他事要做,我们在未来数周、数月将继续努力,政府和央行都是如此。”
汇丰(HSBC)报告中说:“亚洲不像一些担心危机重现的人想得那么脆弱。风险可能在上升,但该地区建立了足够强大的防护,可防止遭到严重冲击。”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问题。譬如亚洲经济增长对金融领域人气的变化颇为敏感。而如果问题不加以纠正,即便不是现在,可能早晚有一天亚洲会陷入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