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周二撰文称,面对本周新股申购潮到来,部分投资者认为是证监会在“打压”股市,实属误读。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货币和财政政策仍将保持适度宽松,市场系统性风险较小,大类资产加快向权益投资迁移配置已成趋势,中期上行动力充沛,牛市格局仍将延续。
新华社表示,虽然近期市场利空消息过多,除新股启动申购外,三桶油掌门人同日调整、监管层开展非法集资整治行动、' 券商伞形' 信托新项目已暂停、三季度印花税或上调(已被国家' target='_blank' >税务总局辟谣),但是牛市根基依旧未变,“改革牛”印记依旧明显。
无论从技术面还是消息面,本轮股市的快速修正有利于市场进入管理层所倡导的慢牛模式,今日的大跌与其当做“牛市终结”不如视为“模式切换”。一路上扬屡创新高的沪指怎会倒在小小的数十只新股发行上,况且中国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该经历的坎坷总要经历。
本周一,中国两大官媒—新华社及人民日报同时转向提示A股风险,引发了市场担忧。而周二上证指数大跌4%也被视为对“慢牛”的回应。
消息面上,24只新股将在5月5日至5月7日连续三天密集申购,预计开放新股申购冻结资金规模或在2万亿元左右,这意味着资金面将接受新一轮大考。而多家券商上调两融' 保证金比例也给A股的新增资金加上“节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