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3月10日讯周末公布的中国2月贸易帐数据急剧恶化,中国春节因素导致年初出口大起大落,当月数据一反1月强劲表现,同比骤降近两成,进口增速则基本保持稳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假期因素消失,出口增速将恢复正常,外贸前景偏谨慎乐观。
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外汇策略师Sean Callow指出,从账面上看,赤字主要源于进口增幅的提升和出口失速所致。2月份中国贸易帐赤字为230亿' 美元,对比1月盈余320亿美元的情况净差额超过500亿美元,这暗示'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贸易数据剧烈起伏的部分原因。
从分项数据来看,各行业2月份出口全面低落,这一情况也和1月全面走强的格局背道而驰,因此数据变动明显是季节性因素的作用结果。此外,2月通胀数据明显放缓,在决策者看来,达成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增长3.5%的目标可能不会存在难度。
从进口数据分析,澳洲和' 巴西的铁矿石出口增速出现拐点,在1月份疯狂增长后,2月锐减2600万吨的情况也在预期中。
事实上,出口剧烈波动的类似现象以前也曾出现过,例如2010年和2011年春节假期分别在2月13-19日和2月2-8日,假期“错位”情况和今年相近,2011年1月出口增速高达37.6%,2月出口增速则急剧回落至2.3%。
中国' target='_blank'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也在答记者问中称:“造成上述波动的原因主要是春节因素的影响,春节长假的错位既可能直接导致对比基期的剧烈波动,也可能影响企业的出货进度。”
中国今年春节长假自1月31日开始,较去年提前了八天。郑跃声解释称,企业将本应在2月出口的商品提前至1月出口,再加上去年春节长假在2月中旬,1月出口提前至1月的相对较少,也就导致今年2月同比基数偏高,这些都是2月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