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另类融资真相揭密 拷问铜牛市“中国因素”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img src="http://quote.futures.hexun.com/ChartPic.aspx?code=cu05 type=0" border=0 ?> ●融资性进口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出现在市场上;其用途不是用于国内消费,更多的是用来融资和套利。不少业内人士坦言,正因为这些铜的存在,才使得不少国际投资者“误读”了目前的中国需求。 ⊙本报记者 黄嵘<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融资性进口" 铜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出现在市场上;其用途不是用于国内消费,更多的是用来融资套利。不少业内人士坦言,正因为这些铜的存在,才使得不少国际投资者“误读”了目前的中国需求。

⊙本报记者 黄嵘

近期,数以万吨计的铜从伦敦金交易所(LME)各地的仓库流出。一艘艘满载着铜材的货轮驶出荷兰鹿特丹、韩国釜山等地港口,悄然启航,目的地——中国。

市场焦点似乎集中到中国铜需求上来了!”

“中国需求给期铜市场带来非常稳固的需求支撑。”

…………

国际投行们正在集体唱多期铜市场的“中国需求”,在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之一——美国陷入次贷泥潭之际,世界把期铜牛市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系在了中国身上。事实似乎也的确如此,伦敦金交易市场的期铜价格再度突破了8000美元,同时中国1月铜进口数量再增6%。

奇怪的是,伴随着伦期铜的强劲走势,以及大量进口铜的到港。今年以来,中国期铜价格却一直在现货价格的拖累下出现滞涨。

是什么样的因素拖住了中国铜价的后腿?各大投行口中一再重复的“中国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记者在和国内铜现货企业以及消费商的交流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一种业内所谓的“融资性铜”存在。而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上面的疑问。

业内人士介绍,在紧缩性政策、银行贷款收紧以及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该类“非消费性铜”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出现在了市场上;其用途不是用于国内消费,更多的是用来融资套利。不少业内人士坦言,正因为这些铜的存在,才使得不少国际投资者“误读”了目前的中国需求。

融资性铜大行其道

“在每次银行收紧银根时,就会有很多企业去进口所谓的‘融资性铜’,然后在市场上抛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套出部分资金。”一位现货企业人士介绍,“很多企业都用此方法作为银行贷款的一种替代。”

“进口铜有融资功能,这是业内众所周知的。过去除了一些房地产企业利用其融资外,其他人很少会将其视为一种融资工具。”另一位进出口企业人士向记者介绍道,“但自从去年底银根收紧之后,很多需要资金又难从银行处获得贷款的企业,主动来向我们进出口企业询问此事,希望我们能帮他们进口铜,以此来达到融资目的。我当时就意识到,接下来市场可能会出现带有融资目的的进口铜,这并不代表真实的中国铜消费需求!”

上述企业人士还认为,虽然目前很难统计出这些融资性铜的数量,但是从1月份铜进口量的巨大增幅来看,融资性铜在其中的贡献并不小。“因为融资需要,企业一般委托我们进口铜的数量都是在千吨以上的。一家企业一次进口低于1000吨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上述人士表示。

按照目前现货铜每吨6.6万元计算,一次进口1000吨铜,该企业预计可以融得6000多万元资金。

据这些市场人士介绍,融资性铜的进口主要是在去年12月,因为当时伦敦和上海两地铜比价在8.3以上,即进口铜不会亏钱。一般情况下,从LME亚洲仓库点价进口的铜需要1个月的运输时间;从其它地方则需要2个多月的运输时间。因此,预计今年一季度铜进口数量增幅会较大。

从最新公布的1月海关数据看,今年1月铜及铜材的进口数达到了23.9万吨,比去年12月增加了6%。去年12月未锻造铜和铜材进口量为22.45万吨,较11月的22.37万吨只增加了0.36%。其中,1月中国进口未锻造铜为15.81万吨,同比增长7.1%,比去年12月增长了19%。通常情况下,铜进口都被国际投资者视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一个标杆,今年1月份的进口增长幅度已远远超过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与此同时,参与国内现货铜交易的企业也都赞同这种“库存转移”的说法。他们认为,国内的铜现货供给的确非常充裕,“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某些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及套利需求。




另类融资真相 拷问铜牛市“中国因素”

融资性进口铜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出现在市场上;其用途不是用于国内消费,更多的是用来融资套利。正因为这些铜的存在,才使得不少国际投资者“误读”了目前的中国需求。[ " 详细 ]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白瑞明副秘书长应邀出席中信银行2017年资产管理业务高峰论坛暨新监管形势下的资管业务发展研讨会并致辞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