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原油市场暗潮汹涌 美油这一举动或令市场措手不及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国,近期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一个数据,也许并没有多少投资者留意到,那就是中国8月自进口原油10.762万桶/日,同比增加235%,然而,这实际上则是暗示着美国原油出口流向的转变,而且其转变速度之快,有可能令市场措手不及。 亚洲是全球原油需求最强劲的地区 中国原油消费占全球的23%,2016年已经连续第16年成为原油量最大的国家,而亚洲的另一个原油消费大国——的原油需求则位居全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一大' 原油消费国,近期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一个数据,也许并没有多少投资者留意到,那就是中国8月自' 美国进口原油10.762万桶/日,同比增加235%,然而,这实际上则是暗示着美国原油出口流向的转变,而且其转变速度之快,有可能令市场措手不及。

亚洲是全球原油需求最强劲的地区

中国原油消费占全球的23%,2016年已经连续第16年成为原油' 消费增长量最大的国家,而亚洲的另一个原油消费大国——' 印度的原油需求则位居全球第三。亚洲对原油的强劲需求,是推动2017年原油需求增长188万桶/日的关键动力。标普全球普氏数据分析部门PIRA Energy预估,2018年的需求增幅也将保持强劲,料为178万桶/日。

<a href=原油市场暗潮汹涌 美油这一举动或令市场措手不及" src="http://i8.hexun.com/2017-09-29/191064430.png" align=middle>

过去几十年来,亚洲' 石油买家比较多地购买马来西亚的轻质原油、文莱的诗里亚轻质原油和印尼的杜里原油等,不过,随着这些地区原油产出匮乏逐渐显现,亚洲石油买家转而向其他产油国购买原油,如中东和其他非洲国家,而现在美国原油也逐渐变成亚洲买家的“宠儿”。中石化的负责人表示,美国原油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中国的炼油系统非' target='_blank' >常青睐美国原油

美国原油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2017年以来,美国海外销售的原油有三分之一流向了亚洲。尽管亚洲与美国' 墨西哥湾的石油出口终端的距离超过1.5万英里,是与欧洲石油出口终端距离的两倍多,但美国原油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仍在不断提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还在就监控原油出口进行讨论,但未来随着美国页岩油生产的迅速扩张,其出口也可能急剧增长,从而逐步取代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的市场份额。

目前美国对亚洲的原油出口规模仍相对较小,汤森路透旗下的Oil Research and Forecasts估计,今年前8个月的数据约为26.1万桶/日,不过这大约是去年同期的十倍。中国在去年前8个月只买进一艘美国原油船货,数量还不到100万桶,但今年至今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却超过了10万桶/日。

<a href=原油市场暗潮汹涌 美油这一举动或令市场措手不及" src="http://i7.hexun.com/2017-09-29/191064431.png" align=middle>

美国原油在亚洲市场如何保持竞争力?

美国原油装船和运输成本更高,因而为了保持更强的竞争力,美国原油需要维持类似品级原油的大幅折价,美国页岩油基本是参照WTI原油价格定价,而其他运往亚洲的轻质原油则是参照布伦特油定价。近来美布两油的价差一度扩大到7美元,价差之所以扩大,是因为投资者认为美国仍存在过剩原油,而随着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减产的进行,布伦特油市场正开始收紧。

<a href=原油市场暗潮汹涌 美油这一举动或令市场措手不及" src="http://i2.hexun.com/2017-09-29/191064432.png" align=middle>

当前WTI原油对布伦特油的贴水肯定能让贸易商将美国原油运往亚洲有利可图。但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被预定的船货数量达到足够高的水平,美布两油的价差将会缩小,不过价差缩小的幅度有限,因一旦超过一定限度,贸易商便难以凸显价格优势。

这也表明美国原油将不得不维持较布伦特油的结构性贴水,才能清除不断上升的美国原油供给。而这将使得美国原油在定价决策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美国原油可以好好利用打入亚洲市场的机会,吸引更多亚洲地区市场参与者,但美国原油若要取代布伦特油成为全球油价基准,则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责任编辑:吴晓琳 HF10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原油市场暗潮汹涌 美油这一举动或令市场措手不及》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投行观点综述:欧央行负利率政策或是自掘坟墓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