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左)和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右)表示,当前通胀压力仍然较大,预计2月份CPI涨幅将创新高。
□主持人:本报记者 高建锋
嘉宾:国家信息中心 范剑平
中信建投证券 潘向东
针对“两会”普遍关注的通胀等热点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和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昨日在本报参加财经对话时表示,当前通胀压力仍然较大,预计2月份CPI涨幅将创新高。对此,货币政策将左右为难,他们建议央行继续观望一段时间再考虑加息。
潘向东认为,短期内A股市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应该关注通胀和节能降耗投资主题。
2月CPI涨幅将创新高
主持人:如何看待4.8%左右的通胀目标?当前的通胀压力有多大?
范剑平:对于4.8%的通胀控制目标,我的理解是政府表明了自己的一个决心,就是力争今年的通货膨胀水平不超过去年。最后的实际水平可能比4.8%高,也可能比4.8%低。
潘向东:短期内通胀压力非常之大,如果调控得当,全年CPI涨幅可能控制在4.8%以内;如果听之任之,我们将迎来一个全面通胀的时代。
主持人:国家统计局10日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PPI涨幅为6.6%,创下三年来新高。您预计11日公布的CPI涨幅将达到多少?
范剑平:2月份CPI涨幅肯定高于1月份的7.1%。根据我们的测算,大概有1.5个百分点是由雪灾的短期冲击造成的。这一冲击过去之后,3月份CPI涨幅将可能回落,继续大幅提高的可能性不大。
与此同时,雪灾对全年通胀形势的影响还将延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大量蔬菜冻坏,导致4、5月份本应回落的蔬菜价格涨幅很难回落,甚至有所提高。第二是油菜产量减少,将使今年油菜籽产量减少很多,使全年植物油价格继续上涨。第三是仔猪、肉鸡冻死,导致9月份以后猪肉供不应求的状况仍将延续,鸡肉价格也可能上涨。这三方面将对全年物价形势带来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今年夏粮可能丰收,到目前为止国家的粮食储备仍然比较丰富。如果把小麦、玉米出口严格控制好,国内粮食还是基本平衡的。这将成为控制通胀的有利条件。
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