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8年结束,《商业" 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六年过渡期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也迎来终极考验。
事实上,2018年以来,多家A股" 上市银行启动再融资计划。而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多家银行再融资方案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2月14日至20日一周时间内,监管部门已放行" 银行业逾2702亿元再融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再融资方案密集推出,监管部门审核力度并未放松。今年7月份," 南京银行(" 601009," 股吧)140亿非公开发行预案被证监会否决,这也是首笔被证监会否决的上市银行再融资。此外," 华夏银行(" 600015," 股吧)、"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等多家银行再融资申请曾受到监管部门反馈意见。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资本补充工具包括权益型资本工具和债务性资本工具,其中权益型资本补充工具包括首发上市、 发行优先股、 非公开发行, 以及永续债等, 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债务性工具包括次级债、 混合资本债、 二级资本债和可转债。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包括" 中信银行(" 601998," 股吧)、"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兴业银行、华夏银行、" 交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资本补充方案获得证监会或银保监会批准。
其中,"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同意该行境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5亿股的优先股,募集金额不超过350亿元;"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同意该行公开发行不超过500亿元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
此外,兴业银行不超过300亿元优先股融资、华夏银行不超过292.36亿元非公开发行股份、平安银行不超过260亿元可转债、交通银行公开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可转债、中信银行公开发行不超过400亿元可转债等再融资方案也都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
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2月14日至20日一周时间内,监管部门已放行银行业逾2702亿元再融资方案。
“近期监管层加快银行资本补充审批进度,意在提升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 华泰证券(" 601688," 股吧)" 研报指出。
此外,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
据"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统计,2018年年初至今,A股上市银行已完成资本补充5315亿元(定增和IPO1080亿元、优先股1025亿元、二级资本债3080亿元、可转债130亿元),已公告但仍在进展中的规模7447亿元(定增352亿元、优先股3310亿元、二级资本债1305亿元、可转债2460亿元)。
华泰证券分析师认为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是当前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过程息差具有下行压力,资产扩张为盈利核心驱动,另外资管新规驱动非标回表,资本充足情况为资产扩张先决条件。
第二是2014-2015年发行的优先股与二级资本债陆续将在2019-2020年进入赎回期,前期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当前阶段银行具有动力发行新资本补充工具进行置换。
第三是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正式建立,纳入名单金融机构将面临更严格资本要求,加速资本补充有助于银行满足监管标准。
2013年年初,《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开始施行,该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在2018年年底前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并将国内银行分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银行两大类进行不同的资本要求。
银监会也同时发布《关于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给出了从2013年年末至今年年末的6年的过渡期,明确了过渡期内分年度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办法》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在2018年年底分别达到8.5%、9.5%、11.5%;其他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在2018年年底分别达到7.5%、8.5%、10.5%。
随着2018年的结束,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也迎来终极考验。
" 万联证券研报指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上市的28家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农商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2.54%和11.41%,而股份行和城商行则为10%和10.18%,相对略显不足。其中部分银行,如华夏银行、南京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在9.5%以下。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