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昨天由中国银监会和新加坡金管局联合举办的“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机遇和风险”研讨会上,新加坡金管局副局长王宗智表示,投资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情况,做好分散风险的工作。他认为,在高增长、低通胀的情形下,投资资本倾向多购买一些上市公司的股票 ;而在高增长、高通胀的情形下,更多投资应放进增长型股票 ,或者房地产等有形资产;在经济衰退的情形下,投资债券会比较保险;而在低增长、高通胀的情况下,可考虑投资大宗商品,及与通胀挂钩的产品。
大华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邓杰文认为,在美国经济放缓的前提下,应着重于防卫性成长的投资战略。他指出,亚洲国家拉动内需,在一定程度上会减低外部经济放缓带来的风险。此外,印度和中国目前还没有明显受到美国经济放缓的冲击。亚洲将得益于良好的资产负债状况,以及日渐改善的流动性。另外,美联储进一步减息将会对房地产和美元主导的经济体(如香港)带来正面效应。
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经理符昌伟则认为,市场不确定的影响仍然存在。最近亚洲的股市动荡很大,但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时机虽然不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短期波动比较大的话,可以将股票 分散到防御型的股票 里面,比如做共用事业的股票 等。如果必须要选择一个时机入市,可以等经济形式比较明朗、通胀预期的前景比较确定的时候。(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