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对抑制物价上涨的难题。
根据阿根廷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9%左右,而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阿根廷去年的实际通膨率在15%至20%之间。
俄罗斯2007年通货膨胀率为11.9%,超过政府原计划8%的控制目标。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5.6%。
2007年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4.1%,比2006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涨幅为5%。
欧元区今年1月份的消费物价涨幅为3.2%,突破了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2%的目标。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杜鲁门分析说,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已经长达四五年的时间了,在全球各地都对资源供给带来压力,需求的增长超过了供给的增长,过剩的产能也都被利用了,所以通货膨胀率在世界各地都在逐步上升。
本轮物价上涨中,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居前,粮食成本的提升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根据美国农业部农产品供求预测报告,2007/08年度美国小麦期末库存预计将创下60年来的最低纪录。联合国粮农组织2月份发布报告预计,全球粮食库存将降至1982年以来的最低点。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居民饮食结构改善,肉、蛋、奶的生产消耗了更多粮食。2007年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上演了一轮罕见的牛市' 行情,小麦和大豆期货价格在一年时间内实现了翻番。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防止经济衰退,暂且将通货膨胀目标搁置起来,先后6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已由5.25%降至目前的2.25%。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资深研究员斯蒂尔认为,由于中东和东亚一些国家实际上仍然采取与美元挂钩的政策,因此美联储采取的过于宽松的利率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