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地产' 黄金十年的尾声吗?如今的地产市道是牛市的下半场,还是熊市的上半场?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期,任何人的一个观点都可以轻易影响另一个人,使他作出买与不买的关键决定。
所以,我们格外关注地产大佬的一言一行。不足一个月前,冯仑、潘石屹、任志强与易小迪这四位地产界的公共发言人聚首无锡,呼吁地产公司要做“猪 坚强”。上周,地产界资深从业者、海尔地产董事长卢铿在青岛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中国' 房地产业至少再增长30年”。本报现将访谈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编者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少还有30年的快速增长空间,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业未来也至少还有30年的增长空间”
青岛报道30年快速增长空间中国房地产报:3年以来的地产调控在去年年底呈现出累积性的效果:地产公司普遍遭遇资金紧张,市场人气涣散,成交量低迷,这是过往3年中非常少见的现象。在这样一个空前不确定的时期,你对地产业的评价会否比以往保守一点?
卢铿:6月26日,中国改革' 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钢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未来三十年中国仍将快速增长》。该文章提出了四个重要观点:其一,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真实的;其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等背景因素的支持;其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长时期的增长;其四,由于尚未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未来至少还存在30年的快速增长空间。
我的看法是,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少还有30年的快速增长空间,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业未来也至少还有30年的增长空间。
中国房地产报:你的乐观态度会令很多人惊讶。
卢铿:虽然目前市场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如果你把视野放开,你会发现至少有40个关键词是中国地产行业长期走牛的信号,从人口结构、货币升值、城市化率到需求升级等等,在探讨中国地产业的未来时,这些宏观面的词汇将是乐观的最大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在你提到的未来30年增长空间中,哪些要素会是最重要的支撑点?
卢铿: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发展、住房扩大、投资增加和流动性过剩。中国百姓的平均收入几乎每4年就会提升一倍,人们购房和投资的能力也随之增加,而对改变住房的量与质最为迫切的中产阶层的家庭数量更呈“崛起”之势。
另外,就是中国的人口特点。从存量上讲,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和家庭总量中,目前还有相当大的比例(约70%)尚未真正解决好住房问题。而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量约有1000万人,仅此人口增量所引起的每年住房增量约为1亿平方米(注:考虑了城市化比率)。
最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对房地产市场有直接的影响,“银发族”已开始出现对家庭式居住和非家庭式居住等不同居住类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