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于立立电子(' 002257,' 股吧)被暂缓上市,导致部分参与该股“打新”的银行' 理财产品被迫延期。而实际上,随着股市暴跌,本月以来,部分银行“打新”产品已经出现了“负收益”现象,这也是1年多来该“明星产品”首度遭遇危机。
从年初的挂钩' 股票 结构性产品出现“零收益”到FOF、类' 基金浮亏,直到一向稳健的“打新”产品,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类型理财产品危机全面爆发。
近日,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发布理财产品公告称,由于立立电子尚未公布上市日期,导致“金葵花”——' 新股申购16期人民币资金信托理财计划延期。但记者注意到,该产品年化收益率为2.9098%,与7%~18%的预期收益率相去甚远。
相比之下,上述收益水平还算不错的,已经有银行打新产品出现了浮亏(亏幅5%)。虽然该产品浮亏原因主要是资产配置了基金,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副主任袁增霆表示,新股收益受股市氛围直接影响,在市场不佳时表现疲软非常正常。
相比于略微稳健的 “打新”产品,FOF、类基金以及与股票 挂钩的产品,在当前市道下,则表现得更不理想。据有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7月处运行中的FOF、类基金等产品有8款跌幅达30%以上,4款跌幅在20%~30%,正收益仅两款,且收益率仅为1.2%和5.6%。同时,截至7月末共有25款结构性产品到期,虽未能统计有多少与股票 挂钩,但有50%以上的产品收益率在3%以下,一款股票 联结型产品最终' 净值仅92%,表现最差。
社科院金融所理财产品中心6月度报告认为,股票 类理财产品已经处于市场的边缘位置。当月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423只,其中股票 类产品的占比仅为5%。
必须经历的痛苦阶段
相比于股票 型QDII、FOF以及“打新”等产品与二级市场的表现联系紧密,股票 联结型结构性产品,虽然也与股票 市场相关,但设计方面的主动性相对更强。
值得肯定的是,近期一些结构性产品在设计上更注重了收益保障。还有部分产品,发行机构不仅提供保本,而且保障实现同期限、同币种储蓄的收益(主要是澳元产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行机构会调整产品的设计,如看涨或看跌,只符合当前的市场预期,并不一定符合未来走势。
“忽视对宏观趋势的把握,是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屡战屡败的关键。”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如上表示。袁增霆也认可此观点,但他同时认为,这是国内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必须经历的阶段,“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才能越来越成熟。”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现阶段只能自己加强判断力,谨慎对待结构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