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通网7月31日讯随着' target='_blank' >央行年内两次降息,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深受影响,出现了分化。
不少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节节向下,相继“破5%”。与之相对应的是担保理财反而“一枝独秀”,大多担保投资的预计年化收益率在12%以上。
不同银行设计相似的理财产品收益存在较大利差,投资者购买前可以“货比三家”。
自从7月6日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后,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就跟着“唱跌”。降息前,一款投资期限为一年期限的理财产品,其预期年化收益在5.4%-5.5%,眼下降至了4.4%-4.5%,而每月滚动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出现了下滑,降息前为4.5%,现在为4.3%。“从第一次降息开始,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一直在下降。
进入7月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在4.7%上下,而国有大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65%。由于部分银行定存利率提至基准利率的1.1倍,国债与定存的收益差进一步缩小,部分客户也在考虑是否转购理财产品更划算。
从流动性上来说,国债不如理财产品,国债的投资期限主要是3年期和5年期,而理财产品的期限则多是1年期以下。而从收益率方面来看,短期限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和国债也相差无几,本次发行的国债,3年期年利率为4.76%,5年期年利率为5.32%,而个别小银行一年期的理财产品收益已经超过了国债的收益。至于如何选择,该理财师表示,客户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购买。
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节节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在西安市场上担保理财的收益率却高高在上。在担保公司的宣传单上,年化收益率在12%都不算高,有的收益率已突破20%。
担保理财行业的兴起,为民间借贷合法性地位的确立提供了环境,不仅有助于完善小额贷款的' 法律环境,还有助于打破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垄断市场的格局,让资本市场从“不足”变“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