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降息及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6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遭遇“滑铁卢”,据Wind数据库统计,2012年6月相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数量大幅下降,收益率在5%-8%之间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减少15.16%,环比降幅则超过30%;中等收益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3%-5%)的发行占比则达到了72.57%。
进入7月份之后,随着银行季末考核因素的消失,货币政策调整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进一步显现,“量价齐跌”的状况在7月集中发酵。Wind数据显示,6月份共有97家商业银行发行了2395款银行理财产品,而银率网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7月份累计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仅为1330款,按7月至今的发行节奏计算,预计7月份理财产品的整体发行规模或将下滑两成左右。而从预期收益来看,银率网数据显示,目前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不足10款,预期收益率为3%-5%的产品仍占据市场绝对主力。
从理财产品发行期限看,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基本退出市场,6月份投资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产品发行量同比下降86.27%,而目前在售的产品中仅有1款超短期理财产品。但尽管如此,目前的银行理财市场仍以中短期产品为主,6月份以来,投资期限在3个月以下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保持在60%至70%之间,而1年期以上产品占比不足5%。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6月份以来,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增长速度较为迅猛,Wind数据显示,6月份该类型产品同环比增幅分别达到了56.30%和25.65%。而其他两种收益类型保本保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新发行产品的数量同比、环比变化幅度都不大。而从理财产品投资的基础资产来分析,投资于债券和利率类等较为稳健标的的产品发行数量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总占比为57.54%。
花旗银行中国区个人金融银行高级副总裁、财富管理总监王颖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市场方向不明朗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考虑相对稳健型的产品,同时也可以关注挂钩市场波动的结构型产品。王颖表示,风险相对较低的产品是投资理财中的“米饭”,而风险程度高的产品则是“小菜”,因此投资者需要正确对待“米饭”和“小菜”的关系,不能只盯着可能获得高收益的高风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