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这股抵御通胀潮的影响,银行里结汇及理财等业务均出现异动苗头。专家则提醒市民,转投股市、楼市风险不容忽视,应该避免“羊群效应”。
银行结汇划款购房增多
最近一轮楼市、股市火爆的背后,其实与通货膨胀预期抬头有着很大关系,而这种预期在变为现实之前,就在民间迅速膨胀并开始影响方方面面。
在沪上知名房产交易网站“搜房网”的上海业主论坛,署名“zhou_land”的网友发布的《通货膨胀,大家是不是都考虑买房?》帖子昨天成了热点,引来很多网友跟帖。“zhou_land”自称“在银行工作”,他发现“最近一个月来柜台结汇划款购房的客户几乎每天可以看到,并且口径一致地说最近通胀压力很大,可能要顶不住了,不买房拿在手里的钱怕就这么没了。
“zhou_land”还爆料称:“我们的客户经理大部分都留不住想买房的客户,这帮人态度都比较坚决,因为我们不做贷款业务,所以最近出账很厉害,存款、投资理财等业务萎缩了不少。”
“zhou_land”的帖子得到许多网友回应,有网友附和道,“美国大印美钞,通胀在所难免,保值的手段就是买房、买金条、买资源……”
理财产品遭遇赎回潮
“zhou_land”反映的情况是否具有普遍性?昨天,晨报记者采访多位银行人士了解到,最近银行储蓄、理财及结汇等业务确实普遍出现了异动情况。一位中型银行个人业务部中层管理者透露,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虽尚未受到严重冲击,但一些已售产品尤其是那些没有加入“不可提前赎回”条款的产品,被投资者抛售而转移投向的案例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有明确“提前赎回限制”的理财产品,也有投资者提出“转让”申请,而不惜损失一些投资收益。
还有银行反映,此前具有高流动性优势的定期滚动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最近提出终止合同的投资者也在增加。像银行代售的货币市场基金、券商信托集合类理财产品遭遇较大的赎回压力。一位银行理财业务专家表示,近期遭遇赎回的理财产品一般收益率较低,像货币市场基金眼下的年利甚至不及7天通知存款,在楼市、股市火爆的背景下,这类前期市场的“宠儿”遭到抛弃也属正常。
除了理财产品遇冷外,将美元兑换人民币再投资的现象也迅速转热。多家沪上银行反映,最近几个月," 外汇储蓄存款增幅下降速度很快。年初沪上银行靠“奖品”来吸引市民结汇的现象如今已基本消失。相反,为吸引理财客户,不少银行近期扎堆推出减免各种理财费率的促销活动。但即便如此,部分市民仍明确表示正在考虑将外汇资产变现。
来自央行上海总部的最新统计数据证实了上述说法。5月份上海货币信贷数据显示,中资银行新增人民币各项存款800.2亿元,较上月少增377.8亿元。与此同时,全市新增外汇存款较上月少增了4亿美元。
专家提醒避免“羊群效应”
从调查来看,民间的闲置资金已经出现从银行体系流出的迹象。从官方提供的数据可以推测,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胀,相当部分的民间资金开始放弃那些低风险低收益的银行类投资项目,转而流向股市、楼市。据央行上海总部提供的统计数据,在楼市显著回暖的背景下,沪上银行房贷的投放量大举冲高。5月份仅中资银行个人房贷便增加78.7亿元,同比多增64.6亿元,创下近4年来单月增量的新高。
即便是一些相对保守型的投资者,也开始选择具有较高收益率的投资产品。上海银监局昨天披露的有关报告称,具有较大收益不确定性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占比明显上升,而且产品大多以看涨中国概念股、黄金以及大宗商品为主。这表明民间投资已由年初的稳健转向激进。
部分专家指出,在全球经济走向恶性通货膨胀仍具有很强不确定性的当下,将闲资转投股市、楼市俨然形成了“羊群效应”,其中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一些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该审慎,不应该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