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想网住什么鱼?网络理财面面观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阿北每天早上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收邮件,通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会挨个打开华尔街中文网、和讯网等林林总总的资讯网站进行浏览。 作为半个金融业内人士,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每日最新的财经资讯,从中拣选出有用的进行汇总。尽管看上去像是轻松的工作,但实际做起来并不尽然。“在这行里呆了六七年,早几年还觉得新鲜,慢慢开始变得疲于奔命。网站、以及资讯终端上充斥了大量的无效信息,我觉得自己几乎变成了人肉搜索引擎。”在阿北看来,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阿北每天早上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收邮件,通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会挨个打开华尔街中文网、和讯网等林林总总的' 财经资讯网站进行浏览。

作为半个金融业内人士,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每日最新的财经资讯,从中拣选出有用的进行汇总。尽管看上去像是轻松的工作,但实际做起来并不尽然。“在这行里呆了六七年,早几年还觉得新鲜,慢慢开始变得疲于奔命。网站、' 博客以及资讯终端上充斥了大量的无效信息,我觉得自己几乎变成了人肉搜索引擎。”在阿北看来,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迷宫。自己就像“吃豆豆”游戏中的小人,总要投入大量精力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理财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相信《钱经》杂志的读者们一定或多或少的对财经网站有所了解,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每日都生活在财经资讯的包围中。丰富的内容和高时效性让网络成为投资' 理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网络中也充斥了大量的噪音和隐藏的陷阱,给投资者也带来不少困扰。本文将是一个关于投资理财的网站实用指南。

风险教育带来的改变

与以往相比,目前网民对于专业财经网站的需求更加趋于专业化、深层化、客观化和实用化。

前些年由于国内的个人金融市场不发达,个人金融体系不完善,消费者多以' 房产、存储、国债等投资方式进行保守理财,投资选择比较单一。因此,阅读财经网站的人士多为专业人士或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多以阅读财经新闻、' 宏观经济走势为主,或有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或有助于自身企业管理,多数读者并非个人投资者或以提高个人投资回报为阅读的主要目的。

随着上轮牛市的出现,以投资为目的登录财经网站的网民越来越多,然而不久之后同样波澜壮阔的熊市以及飞速蔓延的金融海啸接踵而来,短短时间内金融气候的突变让中国的众多老百姓开始品尝到成为投资人的酸甜苦辣。投资者由于不了解金融产品知识,仅靠小道消息,盲目跟风;不分析投资风险,仅关注预期收益 不少人在变幻多端的市场里损失惨重。

和讯网联席总编辑陈志华的眼中看来,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光是财富的缩水,也在痛苦中“逼迫”投资者们成长。“随着百姓的财富日益缩水,财经媒体用户的理财需求和理财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由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越加明显,财经' 互联网的网民开始意识到中国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领域已经不再是孤立的。偏安一隅的市场。网民对财经网站提供的服务开始呈现出视野全球化的特征。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不断蔓延深化,中国的百姓和消费者也开始逐步关心诸如全球黄金石油价格走势和其它商品市场动态,因此对于相关的专业理财产品的需求也就显得更加迫切。”

对于网民需求的变化,口碑理财网CEO马顺用了一句话概括,就是网民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与他或者她个人密切相关的资讯。“具体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网民在关注宏观经济信息时更加关注微观经济,传统财经网站更加关注宏观信息,这些网站已经很多了,但是需要一些更加微观的网站出来,这就是专业理财门户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马顺表示,“另一方面,网民需要更加有执行意义的资讯,互联网带来了爆炸性的信息,信息太多了,造成了掩盖和困扰,网民需要知道什么信息与他的利益息息相关,他该怎么办。”

隶属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Bankrate的银率网,以统计并比较金融产品费率及相关信息见长。总经理王芳认为,简单的、粗放式的海量财经新闻、宏观走势已经难以满足那些有投资需求的网民的需求。“很多网民更需要了解更多与自身财务状况、投资能力、理财产品相关联的产品信息、投资工具、客观评价等多方面的金融信息,目的是来辅佐他们的投资决策,从而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圈地”从未停止

财经互联网媒体的“圈地”运动从未停止,与其他类型网站发展历程类似,财经网站也在经历着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转变。众多竞争者的进入,导致网络财经信息市场为争夺用户资源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在该阶段市场竞争淘汰较为激烈,主要强势品牌网站通过品牌战略和优质服务吸引客户,门槛进入难度逐渐提升。

陈志华向记者介绍,按照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现有的中国财经互联网媒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金融投资理财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网站,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证券' 期货交易所、金融服务和中介机构等的网站。另一类是专业的财经网站,主要是提供专业财经资讯和专业理财产品服务的独立运营的网站。(和讯金融界、东方财富网)。最后是大型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典型的有新浪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网易财经、雅虎财经、新华网财经、人民网财经、央视财经等。而后两类媒体的竞争尤为激烈,门户网站的特点是海量信息并且更新及时,但缺乏深度分析加工,对于专业投资领域的网民的适用性不足。而财经垂直网站(与门户网站相对)对于财经类信息的加工和分类则更加明晰。

一般说来,门户网站财经频道吸引的更多是对财经和理财感兴趣的入门级投资者,他们常常是在使用邮箱或者浏览网站时“顺便”了解最新的投资理财资讯。而财经垂直网站上活跃的,则以资深投资者为主。

最新的Alexa数据显示,和讯网的领先地位没有动摇,4月份月均覆盖数达5054人,东方财富网和新浪财经跟随其后,分别为3094人和3025人。在几大财经网站中,和讯网站页面相对具亲和力,其涵盖的金融领域资信,尤其是' 股票 资讯也最为丰富。东方财富网一度号称“人气最旺的股票 网站”,股吧是其最大的特色。新浪网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在线客户数,其财经频道也为广大网民耳熟能详。

放大镜还是显微镜

放大镜跟显微镜,都是为了让我们观测事物更加清晰。财经网络媒体也有类似的差异。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类似放大镜可以让我们迅速直观的了解财经资讯;专业财经网站则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信息;而类似晨星、数米网这样的专项网站,虽然流量未必很大,但常因其专业性而带来一批拥护者。依次排下来就如同获取财经资讯时需要用到的放大镜和显微镜。如何进行选择,取决于投资者个人的偏好和使用目的。

一个网站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不可能的。深度、相关性和圈子,也就是归属感是垂直网站相对综合门户的核心优势。一个综合网站,要考虑大众的需要,必然损失小众的一部分个性化需求,相关性就会降低。

而类似晨星、用益信托工作室这样的单一投资品种资讯网站,往往在某一专项领域中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和讯网主管产品研发的联席总编辑陈峰坦陈,“单一产品的财经网站,往往在某一方面研究的非常透彻,不光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还有系统成熟的研究方法,例如晨星在国外有名气,在国内也得到认可。”

艾瑞咨询调研财经网站浏览者对财经资讯各要素的重视程度和满意度对比后发现,用户普遍重视财经资讯的及时和准确,而对现在财经资讯的及时性、全面性的满意度较高。而马顺的经验表明,用户对某个单一财经资讯获得的满意度一般,从深度追踪报道,汇总各方意见的专题渠道获得的满意度高,价值也高。

陈志华认为财经媒体对于资讯的改进,应秉承的原则是平衡用户的重视程度和满意度,优先提高用户重视环节的满意度,而对用户不重视的环节减少投入,使得重要度=满意度,达成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由于互联网的速度优势,当下主要的财经互联网媒体对财经资讯的及时和全面把握的都比较到位,但是对于准确性和服务性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间,如何为用户提供财经资讯的附加产品,如何让用户很直观的体验到财经讯息对自己的帮助,对自己的实际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在工具性和服务性的提升方面做很多工作。”

SNS的畅想

刚开始使用财经互联网媒体的用户,常常把其当作单纯的信息传递平台。随着对网站的深入了解,一些实用的板块会慢慢进入我们的视野。

以费率信息为主打的银率网,当下最火热的板块是各类个人金融产品筛选器和理财计算器,流量已明显超过资讯板块。王芳告诉记者,虽然两年的金融实践使广大消费者理性投资意识觉醒,但了解金融产品知识,学会使用金融工具辅佐投资决策尚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专业财经网站不仅需要提供专业的、系统化的金融信息和工具,同时,更需要从普通网民的使用习惯出发,以普通网民易于接受的形式,提供一些简单易用的入门级的实用工具。

而口碑理财网的主打产品则是网民互动类的板块。例如理财社区和MSN理财大学聚集了以百万计的对理财感兴趣并身体力行的用户,有相似兴趣、投资风格和理财观点的人自发组成了属于自己的圈子。理财产品口碑榜则借鉴了大众点评网模式,让网友自己点评,分享对理财产品的心得。

自从年初赢富数据下线以来,和讯网资金流向板块的点击量开始了成倍的增长,个股页面功能的使用量也日益增加。在陈峰的构想中,和讯网即将推出系统的个股分析服务,通过技术指标和财务报表分析,自动生成对股票 走势的预测供用户参考。

而近些年炙手可热的SNS模式,也将进入财经互联网媒体。如口碑理财网的理财SNS,让有共同兴趣爱好、投资风格、理财观点的人形成自己的圈子,一起分享投资理财心得和资讯,这样一个平台最大程度避免了不实和虚假的信息出现。而和讯网即将推出的“和讯家园”,将理财小游戏、风险测试、博客、股票 收藏和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整合在一起,搭建成投资者的网上家园。

1'>2'>下一页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7月10日和讯理财一句话要闻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