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称,那些计划9月就开始升息的'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美联储/FED)官员们,受到美国就业强劲增长的鼓舞,但通胀是决定美联储能在升息道路上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一些美联储官员曾说过,不必看到物价涨势加速就可以开始升息。而且失业已降到了2008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似乎已让升息变得势在必行。
但是,了解联储辩论情况以及通胀研究现状的现任和前任官员认为,在不能证明物价处于上升之势时,信心要有巨大飞跃,升息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如果在美联储升息过程中物价保持停滞,那么经通胀调整的“实质”利率上升速度将会快于美联储希望的水平,并威胁到经济复苏。经济学家对于后危机时代通胀如何变化并不是非常确定,因此,做出就业市场紧俏会必然带来物价上涨的假设,可能是冒险之举。
美联储的前研究主管David Stockton表示,“通胀的一大组分将会非常特殊和无法解释,”使得决策者只能尽力猜测。
他表示,在开始升息后,美联储主席' target='_blank' >耶伦将带领其他联储官员,对通胀' 数据所显示的真实情况进行“冷静、不感情用事的审视”。
“如果通胀率并未回到目标水平...那么她就能支持采取缓慢升息的路线。”
美联储将于8月27-29日在杰克森霍尔举行年度经济会议,通胀问题将是关键议题。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助理副总裁Michael Owyang表示,在2007-2009年经济衰退期间,通胀率下降幅度不及预期,但在经济复苏时期的回升势头也弱于预期;有人怀疑,现在通胀率可能仍难以动摇。
“现在有许多相关的新研究...我并不确定各界对于政策如何影响接近零的通胀率达成了共识,”Owyang说,意指美联储利率目标自2008年底以来一直接近零。“通胀风向已经改变。”
而世界其他地方的形势也不妙。全球经济疲弱打压' 大宗商品价格。美联储升息的前景则推升' 美元,降低了进口物价从而进一步削弱了通胀。
这已经让美联储的预估失准一年之久,根据其7月会议记录,这仍是主要疑虑,并且是可能导致首次升息时点从9月16-17日政策会议延后的风险因素之一。在会议记录披露联储内部有关通胀的争论后,投资人对于9月升息的预期降温,对12月升息的预期则升温。
美联储亟欲摆脱零利率,并创造出一些政策转圜空间,其仍有可能采取行动。但某种程度而言,美联储也需要通胀方面的配合。
**政策缓冲空间小**
美联储将通胀目标设为2%,部分原因是为了让联储可以调高指标利率,并在经通胀调整的利率不会上涨太多的情况下为货币政策建立缓冲,以应对新的经济威胁。美联储对于“中性”联邦基金利率约在3.75%的估值,是建立在通胀率升至目标的前提上,除非通胀达到目标水平,否则收紧政策循环就该缓慢推进,甚至停止。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总裁' target='_blank' >洛克哈特表示,“对于我们而言,见到通胀向目标靠拢...会是一个重要的讯号,因为我们正考虑在升息过后该采取的决策。”
美联储最新预估显示,通胀率料将在2017年触及2%目标,而利率将在明年的某个时点达到中性水准。
第二季通胀率仅为0.3%,就连美联储偏爱的扣除食品及能源价格的物价指标也仅上涨1.3%,而自2013年以来该指标涨幅便不断下滑。
近期的研究显示出通胀情势变化有多大。例如,根据美联储在华盛顿的理事会研究,失业下滑以及随之而来的薪资调升,已经不再像1960与1970年代那般能够推动短期通胀。那可能反映出劳动力占物价的份额正在下降,或者劳动力市场紧俏不再必然能转化为可观的薪资增长。
研究也显示出1990年代某段时间失业率与短期通胀出现脱钩,物价增长趋平,与就业水平的变化毫不相干。
与此同时,消费者与企业的预期反而被认为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自从2007年起,一系列冲击也为物价带来压力,首先是美国金融危机,接着是' 欧元区的债务困境、中国经济放缓、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以及家庭努力减债与增加储蓄。
耶伦任内的成就,或将系于她与其他联储官员的观点是否正确无误--他们认为这些影响终将证明是暂时的,美国经济比表象更加“正常”,紧俏的劳动市场最后将会激发物价上涨。
这种信念的背后,有数十年的主流理论做为根基--亦即失业率与通胀之间有一种反向“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的关系。这些年来,这种关系似乎已见减弱,部分人士认为,耶伦应该寻找更多与通胀相关的证明,否则可能有决策错误的风险。
目前升息的争论点在于“强烈假设就业目标已经唾手可得,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运作如常,风险接近平衡,”目前任教于达特茅斯大学的前美联储委员会顾问Andrew Levin表示,“不幸的是,如果这些假设错误,那么到了明年夏天,在明显证明他们出错之前,利率可能已经位于1-1.5%了。”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