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事件持续发酵,其背后实质上还有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看过《货币战争》的朋友都知道“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句经典。
历史上拯救美元最典型的案例是科索沃战争。
1999年1月1日成立的欧元直接威胁到了美元的统治地位,为拯救美元,美国精心策划了科索沃战争。是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的方案。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阿族代表在3月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于是,6天后科索沃战争爆发了。
货币的血腥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欧元因此受到重创,美元则高歌猛进!
再看次贷危机期间,欧盟和中东提出' 石油贸易用欧元结算,再加上' target='_blank' >默克尔宣扬欧元优秀论,这再次威胁到了美元的地位。次贷危机一过,美国故伎重演:在2009年11月25日和12月8日,迪拜债务危机和欧债危机相继爆发,与此完全对应的是欧元的再次重挫和美元的大幅度上扬。
今年6月1日,中日开始的货币直兑,直接威胁到了美元独霸全球的货币地位,美国岂能坐以待毙?相比山姆大叔自然会再次使用其“驾轻就熟”的拯救美元的招数:借6月10日日本一个政治团体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举行钓鱼大赛为“契机”,导演了一部领土主权争端的“大片”,而近期中日货币直接兑换受挫、贸易受挫才是这部大片最直接的目标。
这是一剂一石几鸟的猛药:借助领土主权争端的影响,延缓中日货币直兑的力度和时间,甚至不排除触发中日间的贸易大战,这自然会有利于美国出口、就业和经济复苏。
于此同时,美国在9月13日宣布的“无上限”的QE3,更是火上加油。这样美元必将再次贬值,也是有利于提振美国商品出口、经济振兴的。相反,也将进一步压制欧亚经济,我国的出口也将受此影响进一步恶化,其结果便是间接打击中日货币直兑。
事实上,近期' 大盘在2000点的纠结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