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鸿华公司的餐盒生产车间已经被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查封。公司对此也是非常重视。”8月12日,佛塑股份董秘办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但是大赚“黑心钱”的“孙公司”—— 佛山鸿华聚酯切片有限公司(简称鸿华公司)被佛塑股份几乎撇清了关系之后,佛塑股份却招来了更多关于其业绩的质疑。
“毒餐盒”事件引质疑
8月11日,一位去过鸿华现场的业内人士称:“目前鸿华生产餐具的车间已经被查封,进入厂区后只有右侧的两个车间还在生产。”
鸿华相关负责人告诉他,目前鸿华业务主要包括聚酯切片、电化铝以及餐具生产三部分。8月10日晚间,央视经济
频道曝出佛塑股份下属鸿华分公司违规用廉价再生塑料颗粒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称,每月产量高达1000吨,约2亿个“毒餐盒”流入市场。“质监局当晚派人过去查封了餐具车间。”这位业内人士说。佛塑股份11日发公告称,鸿华公司的发泡制品2010年6月总产量为2539万吨,涉嫌违规产品1667万吨。另外,涉嫌违规产品的净利润为负104万元。
“公告等于是告诉大家,之前鸿华公司一直是赔钱生产垃圾餐具?”一位佛塑股份的股民表示质疑。
而随着事件的发生,佛塑股份的股价也开始下跌。除11日股价略有上涨之外,12日以及13日,佛塑股份股价均呈下跌之势。其中,8月12日,佛塑股份以12.40元每股开盘,收盘时跌至12.23元每股。8月13日,佛塑股份报收于11.98元,跌2.04%。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