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银监会曾多次强调,理财产品(计划)的名称应恰当反映产品属性,避免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尤其是' 商业银行在为非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计划)命名时,应避免使用蕴含潜在风险或易引发争议的模糊性语言。
而这类自称“稳得收益”的理财产品,实际运' 行情况又怎样呢?据了解,某国有大型银行在2007年曾发行了一款名为“本利丰”的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宣传彩页上曾注明“预期年收益率高达4%-15%,上不封顶”,然而产品运行近一年后,' 净值只剩77.3670(该产品' 净值以100为单位),亏损幅度高达近23%。有投资者质疑,既然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就有可能使投资者损失收益甚至本金,但却自称“稳得收益”,存在误导公众的嫌疑。
专业人士表示,投资者在工作和' 生活中经常与银行打交道,就会因为与某家银行比较熟悉而产生信任。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将这种信任也应用于此,听完客户经理介绍并不会产生任何怀疑,通常也不会细读产品说明书,为以后的纠纷埋下隐患。中国社科院' 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研究员太雷建议投资者,一定要保持理性投资的心态,自己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要被银行的宣传口号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