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错,金融就是数据。看看当下五花八门的统计软件几乎要将数据精细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真不知你还能口出怎样的反驳之语。我想投资者之所以信奉金融就是数据,与数据其实就是一种力量存在不无关系吧。不过,在这种力量存在面前,投资者目前所能做的大多只是见证者而已。
不信么?那就先来看看数据的魔力吧。
国内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中兴通讯(" 000063," 股吧)上周末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后,本周一资金便纷纷抢道出逃,致使中兴通讯A股当天在地量中报收“一”字跌停,中兴通讯H股跌幅更是达到15.79%,同时中兴通讯的大跌还严重拖累了通信板块的表现。深交所盘后公布的成交信息显示,5大机构席位联合抛售4654万元,占据该股当天总成交额的半壁江山。船大粮多的机构资金何以仓皇出逃?中兴通讯的业绩数据显然是幕后的最大导演。中兴通讯公告称,今年前三季业绩预亏16.5亿元至17.5亿元,业绩同比最高下滑达263.78%。
尽管中兴通讯的业绩数据所产生的魔力有被夸大的可能,但这并不妨碍投资者对数据所暗含的魔力作出认知。未来,中兴通讯要想将这种魔力对冲至无形,增强公司的经营能力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所幸中兴通讯方面对此很有信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市场整体依然充满机遇,相信公司在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后将战胜目前遇到的困难。从中兴通讯股价后半周趋稳回升的表现来看,此番业绩数据所带来的冲击已明显减弱。
数据有令人落荒而逃的魔力一面,当然也有使人趋之若鹜的一面。本周,ST股延续近期的强势表现,露出欲与大盘试比强的架势,不仅让投资者对一向遇弱方强的ST股刮目相看,也让市场资金的炒作热情再现高潮。
拿本周连拉4个涨停的ST科龙来说。10月15日,ST科龙发布临时公告称,预计公司2012年1月至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70万元至656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至100%。ST科龙的股价由此连拉4个涨停板,成为本周不折不扣的牛股之一。不过,周五该股出现了放量冲高回落的状况。
实际上,连同ST科龙在内的ST股当前之所以能“红”透半边天,与ST股的保壳大限将至不无关系。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如果今年1月1日之前已暂停上市的公司未在12月31日前核准恢复上市,那么这些股票 将被终止上市。在这样的背景下,ST股各显神通地抛出亮丽数据势必成风。不过,在这些数据面前,投资者也不可盲目作出买入决定,否则最后有可能携手某个ST公司共赴退市路。
知名财经评论人士" 叶檀曾说:“看懂银行股,也就看懂了中国经济,看懂了中国A股市场,看懂了国际投资机构的取向。”可见银行股的重要性确实非同小可。本周银行股的表现很给力,银行指数从周二开始连收四阳,对大盘收获周线三连阳可谓功不可没。同时,值得提及的还有,本周初"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 交通银行(" 601328," 股吧)和" 工商银行(" 601398," 股吧)等银行股先后现身" 大宗交易,齐获"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国际部的青睐,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QFII资金抢筹银行股的猜测。在QFII可投资额度提升以及投资限制放松的当下,真希望有人能站出来证实自己看懂了银行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房地产股的异动成为了降准或降息的反向指标。不过要解释原因,或许理由比较简单,因为每一次降准或降息,几乎都使房地产行业成为最大受益者。本周四,房地产指数旱地拔葱般大涨逾3%,显示投资者对于货币放松的预期进一步升温。至于预期能否成真,就看你信不信这撩人的房地产了。是的,中国的房地产确实足够撩人。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用其名下21套房的事实向众人证明,从“房奴”到“房叔”之间的距离,至少隔着20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