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群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指数基金所追求的就是复制指数,而不是超越指数,只要没有严重的跟踪误差,不同指数的命运就决定了相应指数基金的命运。”
不同指基业绩差异的鸿沟说明:投资者购买指数型基金,并不意味着完全被动;选择购买时点最正确的指数,才是制胜的王道。
大盘指基“嫁错郎”
根据wind' 数据,2009年8月18日—2010年8月18日一年的时间里,取得正收益的指数基金仅有3只,除' 华夏中小板(' 159902, ' 基金吧)ETF外,位列榜眼、探花的基金所跟踪指数均为深证100,分别是' 易方达深证100(' 159901, ' 基金吧)ETF和融通深证100,两只基金一年期涨幅分别为3.32%和3.04%。除此三甲之外,所有指基业绩全线飘绿。
而统计今年1月1日以来的指基收益状况,则仅有华夏中小板ETF一只基金实现正收益,涨幅为5.46%。跟踪超大盘指数、央企50指数、中证100指数等的大盘蓝筹风格指数的基金业绩较差。截至8月18日,博时超大盘ETF今年以来跌幅已达26.31%,与排名第一的指基业绩相差31.77%。
而跟踪沪深300指数的13只基金,业绩表现在排行中趋于中庸,今年以来,跌幅处在16.27%—16.89%的区间内。
山西证券基金分析师段超表示:“今年以来,对指数基金的最大感触就是业绩分化。指基追求的固然不是超越指数,而是完全模拟指数,但是,不同指数的涨幅差异太大了。”
王群航告诉记者:“不少公司去年认为市场会发生风格转换,带来大盘蓝筹' 行情;但是今年看来,依然主要是中小市值' 股票 的' 行情,预期中的市场风格轮动迟迟没有发生,一直是中小板指数、深证100、深成指几个中盘或中小盘指数涨得最好,大盘蓝筹指基在这样的市场行情里自然难以有亮丽表现。”
1'>2'>3'>下一页